• 简体中文
  • ENGLISH
  • AA+
当前位置:首页>赛事资讯>HPA1998

谋事在人 成事也在人——《人类的记忆Ⅰ》编后(沈澈)

发布时间:1998-11-30    点击数:3313

1998年8月26日,首届《人类贡献奖》年赛(简称华赛)评选揭晓新闻发布会召开,二百多名各国驻华官员、中外记者、评委代表、部分获奖作者以及各界嘉宾云集北京国际饭店。四年多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回首既往,不禁令我心潮难平,感慨万千!

从去年岁末华赛拉开帷幕到今年8月评选结束,我和我的同事们经历的酸甜苦辣和所承担的种种风险,充满传奇色彩。在既没经验又缺经费更无绝对把握的情况下,我们凭着一个信念、一种精神和一股韧劲,齐心协力,用超常规的运作方式终于成功地举办了国际上第一次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摄影大赛。这是一个奇迹。

由于民俗摄影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组委会只收组照,不收单幅照片。这无疑增加了参赛的难度,等于拒绝了一大批按惯例行事的参赛者。这样做,能否被广大参赛者接受?能否被国际上认可?一切都是未知数。可能导致华赛“流产”的致命原因,将是来稿不多,质量不高。

面对前无古人的事业,面对历史赋予的使命,我们没有犹豫,更没有退却。大家正视困难,勇担风险,为征稿组织工作,克服了难以想象有的重重困难。为了使成功的把握更大些,我们还专程拜访了有举办41届世届新闻摄影大赛成功经验的荷兰WPP和世界上最古老、最具权威的英国皇家摄影协会、虚心上门求教、取经……

来自世界各国的大批参赛者们积极参与、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的精神,是这次大赛成功的最基本保证,他们为开创民俗摄影这一对人类有重要贡献的崭新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6月份还是来稿寥寥无几,让人焦急,7月中旬一过,参赛作品蜂拥而至,到7月30日截稿时,参赛作品已达2200多组、共16000余幅。这样,我们必须赶在8月16日国际评委到京前,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包括作者登记、作品分类归档、图片说明翻译、评委到京后的接待和评选方法的确定等等,突然工作量猛增。这才是6月睡不着觉,7月没时间睡觉,8月更是想睡没时间。我的同事们硬是凭着超人的毅力和非凡的工作热情,最终圆满地完成了从来没有做过的艰巨、细致而又繁杂的工作,在整个评选过程中甚至没出过丝豪差错。我们既为华赛吸引了大批高素质的、出类拔萃的参赛者而骄傲,也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拥有一批杰出的、极富创造性和献身精神的同事而自豪!

本届华赛的9名评委中,7位是由各国际组织推荐的,他们分别来自法国、英国、日本、荷兰、瑞士、孟加拉、中国台湾,其中6位从未见过面,5位不懂中文,两位第一次来中国。在这世人瞩目的首届民俗摄影组照的评选工作中,这些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评委们能否达成共识,结果又会是如何?

事实证明我当初的担心是多余的。8月16日才聚首北京,且是初次见面的评委们,连时差都没有倒过来,第二天便开始正式投入工作。整整四天,每天十多个小时紧张有序的评选,虽然十分劳累,但谁也没有任何怨言。大家配合默契,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民俗图片,个个兴趣盎然,最终认真公正、极具权威性地评选出了本届大赛的各项奖项。如此漫长而艰辛的评选工作,在国际摄影赛事中怕是不多见的。这些万里迢迢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评委们以其出色的工作,为世界上第一次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国际摄影赛事,作出了卓越贡献!

常言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精诚所致,金石为开,那么做任何事就能“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首届华赛的成功举办就是一个明证。

在《人类的记忆》大型画册如期出版的时刻,我谨向所有为首届华赛做出贡献的各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线客服
    HPA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