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中文
  • ENGLISH
  • AA+
当前位置:首页>赛事资讯>HPA2002

观影侧记——目睹一场影赛之原生态(王瑞)

发布时间:2002-06-30    点击数:3769

关于第三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的观察评论


影赛效应可谓是中国摄影文化的特色形态之一。    

为此,我很希望获得机会亲临目睹某次摄影比赛的全程,以对影响中国摄影人行动至深的影赛方式有个第一手了解,便于较客观具体地描述当代摄影文化生态。    

2002年初,我受素昧平生的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长沈澈邀请,得以“观察评论组”成员身分,参预在5月中旬进行的第三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的评选工作。借此机会,我终于亲历了一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此项国际影赛的具体操作程式。尤其为我所在意的是,终于见识到了一场影赛的投稿作品的原生态面貌,此为我一直渴望亲历了解的摄影文化生态现象,我其实更想知晓的是一场影赛所有投稿者的整体表现,企图从而洞察特定对象的实际水平和综合状况。由这样的现场观察与思考所形成的评论,可能会对长盛不衰的中国影赛现象,起到些许批评的作用。    

抱此兴趣与目的,在此将首次以“观察评论员”身分旁观本届影赛的现场观感笔记,按评选进程的顺序为条目,直抒已见。由于按影赛规定,评选作品不露拍摄者姓名,所以仅此我所见到的照片本身为评议对象。这样的有感而议,相当于对一场影赛征件的田野调查,这样的对已经引起广泛重视的民俗摄影年赛所做的另类议论,或许也能够对未来有志于参赛者,提供一方咨讯借鉴。    

在此仅以参赛作品中的中国摄影人的作品为重点评议对象,凡获奖者作品皆将发表公布于影册图录,此文对目光所及的大量非获奖作品之随笔记议,或可使无缘际会者,也能于影赛场外领略投稿照片之原生态的某些部分,这对扩大了解本届影赛的实际状况,应当会有一种积极作用。  

5月13日上午--人物服饰类  

本届影赛的参赛章程对“人物服饰类”的说明为:“包括个性独特的民族人物肖像或故事、风格独特的服装、饰物、发式等。”  

●展现妈祖故乡福建省湄洲岛妇女发式的作品,以女子出嫁装束为正面像特写、以去妈祖庙上香做背面像特写、以补渔网做侧面像特写。虽然对当地妇女发式做了信息完整的清晰记录表现,但是只有特写一种镜头的拍摄手法,缺乏人物与所处环境的具体关系的影像交待。

●一组表现广西龙胜县红瑶妇女洗梳头发的作品,对其过程性记录得颇有新意,但是缺少对梳洗完成后发式的形状拍照,使这件事情没有拍摄完整。另一组拍摄龙脊山下长发村妇女发式的作品,则对同类题材做了全面性的摄影表现。

●表现云南省孟连县佤族妇女人物服饰的一组作品,选择拍摄了从十几岁小姑娘、青壮年妇女到老年妇女的连串人物形象,形成一个以年龄为线索的纵向显像系列,具有从民俗意义上反射人种文化的连贯性和对比性。

●对少数民族人物服饰类的拍摄,所见藏族、彝族和苗族等热门题材,有待深入探索新的反映视角。如对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人物服饰的罗列比较等方式,能够成为民俗学的研究线索。对于服饰鲜明漂亮的主题对象,则不适合用黑白照片表现。对此外国人拍摄的两组黑白组照,一组表现纳米比亚部落人物发式的作品,生动地展现出黑白照片的趣味形式,与内容珠连璧合,而且黑人是较适合用黑白片表现的人种。另一组巴基斯坦人,以美国著名人像摄影家阿威登的纯白背景方式,在影像上突出人物服饰,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黑白处理方式。  

●展示苏州水乡甪直妇女发式与服饰的组照,很好地发挥了彩色片的特点。运用水乡小桥流水环境的背景,与表现当地妇女特色裙饰、发髻上的插花和头巾样式等特写细节的活泼配合,将这个地域文化的特定事物反映得相当充分。  

●拍摄鲁迅家乡绍兴的闰土式黑呢帽的作品有两组,其中一组只有特写和半身像,缺少必要的地域环境交待。另一组则把绍兴黑呢帽与绍兴古城的水道街区相互融洽,高下一比立见。  

●结果获得“人物服饰类”初选最高票的是姜健所摄河南农村汉族日常生活里的普通环境人像组照,与人们意想的大宗表现少数民族人物服饰的习见大相竞庭。姜健采用的是他一贯的定点定位式拍摄手法,以丰富的人文信息内涵脱颖而出,并且为此后的人物服饰类民俗摄影方式,拓开了一道平中见奇的蹊径。  

经过三届影赛之后,“人物服饰类”的拍摄题材似乎近于定型。本届此类作品普遍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是突出的作品很少,今后要如何处理此类题材才会有新意,将是一个费思量的难题。  

5月13日上午--建筑文化类    

本届影赛的参赛章程对“建筑文化类”的说明为:“包括传统民居建筑、宗教建筑及其它公共设施、室内格局、建筑结构、修建过程、居住民俗和其它特色建筑风光等。”  

“建筑文化类”的作品,在取像景别的镜头运用方面,明显比之“人物服饰类”作品更形丰富,表现出的整体性也强。这跟建筑本身即是立体结构的事物特性有关,摄影者大都能做到对环境的交待。本届的此类作品的高下,往往取决于摄影语言运用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后期制作的水平。相同对象的作品如“土楼”和“水乡”,有的作品在第一届很可能获奖,但是在这届竞争中,拍摄角度、景别运用、画面结构、色彩渲染和照片制作品质等形式因素占优势的作品,会更受评委的青睐。  

●展示建筑的局部装饰物件的作品有不少,例如浙江永康的中国木结构建筑“马腿”木雕装饰、拍摄用光相当考究,并能于表现主体的精雕细刻之余,以一幅照片交待出“马腿”位于屋顶与房檐之间的建筑结构位置。而一组表现大门门环的作品,涉足北京、山西、湖南等许多民居的不同门环,以特写方式做了同一事物的横向比较。然而,相较于整体筑物,这种做纯粹局部展现的作品,尚难入围奖项。  

●山西芮城的永乐宫壁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作品,拍摄者以完全翻拍壁画的局部画面来参赛,游离出了“建筑文化类”的建筑主题。对此题材的处理,似乎可以考虑先交待一下永乐宫的建筑外景,再逐步深入建筑物内部,拍摄壁画与建筑物墙面的具体关系,要注意特写部分务必应与建筑物的结构相结合做影象展现,才能够切合“建筑文化”的命题。同样的问题也出现于一位印度摄影者所拍的印度神庙内的石雕作品,完全忽略了拍摄对象与建筑物间的关系交待。对此需要明白的是:文物不等于民俗,单纯对文物的拍摄,并不属于民俗摄影的范畴。  

●湖南的凤凰县城因沈以文的名作《边城》而著名,某人以黑白片拍摄,以城镇街道为景,将生活于其中的居民们拍成了虚像。这般的“艺术”影象表现手法,剥离了民俗主题的朴实内涵,也令艺术和纪实两头不着边。  

●黑白作品“徽居光韵”,也是以建筑的艺术性做摄影形式发挥的尝试,然而拍摄尚缺乏与徽居建筑相匹配的摄影精致程度。有趣的是,似乎徽居的黑白灰色调很招人用黑白片来表现它。  

●黑白作品《京城石狮》,对北京各处的建筑物整体搭配的石雕狮子,做了广泛的涉猎。黑白效果产生别致有味的视觉魅力。然而这个题材也引出“石狮算不算民俗事物”的质疑。  

●“佛门之窗”摄于杭州佛学院,拍摄者将佛家的清静出俗理念,以各种窗形的光影色调涂布得极有品味。青灯、古卷、夜光,以建筑物窗户影像为情感寄托,以摄影之美透过建筑之美,隐喻清隽的佛学精神,是一组很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摄影艺术作品。然而这个题材是否相合于"民俗摄影"范畴,也成一个问题。  

●作为高级民宅的江南园林,似乎可以纳入民俗摄影的范畴。本届年赛中有一组描绘园林一年四季光景的诗情画意式作品,本可以成为以沙龙格调表现的绝佳摄影题材,可惜拍摄者尚未能在技艺上达到唯美派沙龙摄影的精美效果。  

●《河南的中堂》从摄影的形式风格上看,一如在“人物服饰类”被几乎全体评委看好的河南中原人物作品一样,明眼人轻易即可判断是出自同一作者之手。姜健的独特摄影风格,已明显到根本无须标志其姓名。除了个人风格的形成,他稳健执著地在河南省范围深入发掘的中原文化之摄影矿藏的成果,因其人文含量的浓度,使其作品已通达广泛的摄影门类。若不是在上一组的作品中已经获奖胜券在握,这一组作品在此类中奖的可能性也会很高。姜健的摄影成就,揭示了秉持人文观念的眼光在特定的现象中深化拍摄,则会有相当广泛的摄影收获。这便是民间所言”守朴”的意涵吧,这种作风跟好高骛远与见异思迁恰成反差,是一种值得深思的文化态度。  

●展现《中原茅草房》的黑白照片,拍摄者注明是摄于河南郏县,这组作品与其它作品形成非常的对照。它表现的是普通简陋式民宅的草房泥墙结构,是极为司空见惯而被众人不以为然的题材。然而细想起来,又是最具"民俗"意味之普通生活气息的东西,一样有其不容遗漏的民俗摄影记录意义。  

在“建筑文化类”的评委初评完成后,由“观察评论组”向年赛组织者提出了几点相关“民俗摄影”概念的问题。分歧出在一组《长城》作品入选,虽然这是一件以摄影艺术来表现长城之雄奇壮观的佳作,然而“观察评论组”成员的观点认为:“什么是民俗?民是民间,俗是约定俗成,是祖辈传下来的,或者说是具有传承性的民间文化。”  

就如同故宫不是民间建筑,不能列入民俗摄影范畴。长城是王朝的军事设施,也不属于民间建筑。问题表现在年赛的中国评委并未选投《长城》,而第一次参加年赛的外国评委,见到这组代表中国建筑文化的标志性题材,情之所倾地就投了赞成票。这个问题既出在评委身上,同时也与作品初选的把关有关。今后要考虑的是,明显不属于民俗摄影范畴的作品,是否应当在初选时便予剔除掉?  

由长城引出的思考,涉及与百姓日常生活缺之不可的厕所建筑,理所当然地属于民俗现象。相对于长城的宏伟壮观,厕所则无疑会被视为有碍观瞻的所在。所以,拍“民俗”,是取“入画”者,还是在不便“入画”的真正民俗现象中施以镜头取像,着实是个拍什么的实际问题。

5月13日下午--生活习俗类    

本届影赛的参赛章程对“生活习俗类”的说明为:“反映传统的生活方式、饮食及人生礼仪,包括日常的劳动,如捕鱼、狩猎、农业、林业、饲养业、手工业、集市、交通工具、医药卫生;酒俗、茶道、食品及其制作过程;诞生、成年、禁忌、道德、婚嫁、丧葬、传统礼仪、宗教习俗等。”  

这几乎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摄影资源开发领域,生活方式、农耕渔牧、吃喝拉撒、生老病老、以及其它,皆可入列。因其广泛,却也要求拍摄者深入观察的眼力,洞悉在平凡的生活中透视民俗文化的价值。  

这也是一个可以任由黑白摄影施展其拂落表象华彩,而体现出生活朴素本质的拍摄领域。  

●摄自豫南农村的黑白作品《铁匠铺》,在展示一种传统手工制造作坊方面,颇得要领。此组照片拍摄得朴实无华,不以时尚推崇“视觉冲击力”为准则,属于内容坚实的一类沉着作品。这种风格的照片虽然混入“丰富多彩”的大阵势里颇难“脱颖而出”,但并不失其在摄影文化中的应有份量。  

●“永远的背篓”,以一桩事物为追踪拍摄的主题线索,贯串起人们日常生活暗牡愕愕蔚纹椒驳那榫常从沉俗髡叨悦袼资挛锕鄄烊胛⒌南感摹?nbsp;  

●太行山区的乡村生活,黑白作品,表现乡民居住生活在山间石板路和石屋环境中的情形,人物的自然状态记录得很原本,影调很有层次。  

●罗马尼亚摄影者拍摄的本国乡间农民的日常劳作情景,同一作者在另一组作品中还表现了丧葬仪式,是采用欧洲造型艺术质朴的古典构图和亲和用光特点的黑白照片。看起来仿佛尚在柯特兹早期的摄影时光中,如此将影象风格与主题内容紧密协调的作用,充分体现出地域的传统文化特质,在民俗摄影类的拍摄上,具有坚实不拨的传承意义。  

●意大利摄影者拍摄的首都罗马街头生活中的流浪者,黑白照片制作精良且经过调色(Tone)处理,并饰以宽黑框为边,组照标题为“Some Problems of Our life”(我们人生中的一些问题)。对于流浪者的题材,评论组有的成员认为这不属于“民俗”现象,但有的成员认为以章程中的“反映传统的生活方式”而言,流浪现象又是人类社会长久以往的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尤其是西方社会,流浪甚至是某些人刻意选择的另类生活方式。  

●“中国邮政押运员”,将在行驶的火车中工作、生活的职工状态,以黑白片的黑白灰影像协调地摄制出来。从画面上看,作者对纪实摄影和照片制作,皆有一种自觉的把握感应。然而这组作品被普遍认为不属于“民俗”现象。类似显然不属“民俗”范畴的还有香港人拍摄的“老爷车会”和越南人拍摄的“摩托车手”等等。  

●“小脚老奶逛京城”,报道了跨越新世纪的最后一批小脚女人,从山东堡集镇敬老院到北京旅游的事件。这个“小脚女人”题材,很轻易地就被中国评委和评论组成员“侦破”为中国摄影名家李楠的“专利”式系列作品。李楠是一位有实力的摄影者,他掐准了象征中国民族文化符码中的"小脚"这支传承脉胳,在这一畸型文化现象必将灭亡的最后关头,穷追不舍地集中火力抢拍的《跨世纪的缠足女人》,曾经荣获首届“人类贡献奖”年赛"生活方式类"的一等奖,同届年赛的同类分项的同样题材,还有获提名奖的吴亚民作品《金莲绝唱》。作为一种稀罕题材,"小脚"是很有代表性的特殊民俗现象,李楠对其深入开凿属于很严肃认真的态度。只是本届这组"小脚老奶逛京城",新闻故事的情节尤强,而民俗的涵义薄弱,所以落选,也在情理之中。"小脚"虽为民俗,但"小脚老奶逛京城"于民俗则实为牵强。"小脚"这个在首届年赛上显得很"火"的题材,经由李楠、吴亚民以及焦波的充分展示,看来“小脚”在民俗摄影年赛史上,也如“小脚”即将绝迹一般,成为一举不复的“绝唱”矣。  

●拍摄河南平顶山一个卖牛集市的组照,充沛的民俗情节跃然于画面,作者拍摄了牛市传统行规的实际操作过程,从相牛、暗里讲价到成交,全部过程历历在目。遗憾的是,这套民俗事物对于“老外”评委,则似那牛市的衣袖里摸手指讲价一般如同蒙在鼓里,经由在场者的英语解释此内容,详评委才晃然了解而投票。这里反映的是凡属于异族民俗的特殊情节,图像必得以文学辅助说明,否则会令人不辩真章。所以,由作者撰述的文字说明是十分必要的。关于这个问题,已有配备中英文说明的建议提出,具体办法下文细述。  

●本届年赛的一组特殊稿件在“生活习俗类”里出现,上海老摄影家朱天民所摄“江南水乡汉族农活概貌”,是由一组拍摄于1950年代的黑白照片组成。该组作品照片制作很见功力,既传统且优质,经过近半年世纪的时间,仍然是影像清晰,层次鲜明。虽为著名人像摄影师的朱天民先生,这批似乎出于“习作”的民间劳作照片,依我之见,可以归入纪实摄影的范畴。欣见这样不事摆拍的1950年代“纪实”作品,深感对中国纪实摄影的史料钩沉工作,实在大有可搜寻的潜在余地。而对中国纪实摄影史的评估,由于这类旧照片的相继"出土",也应予以新视野的重视与重论。民俗摄影作为纪实摄影的一股中坚构成部分,其成果也会直接标志着中国纪实摄影发展的实质程度。  

整理笔记才发现,我在“生活习俗类”的观影过程中,关注点竟然完全落于黑白作品上了。何以如此,在占大多数的彩色照片丛中,我会偏爱于黑白照片呢?也许,我更倾向于“洗尽铅华”的揭示日常事物的平朴实质的表现方式吧。我觉得,对于众多的中国民间摄影者,用黑白材料拍摄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乃是唾手可行的事情,既可满足业余爱好的兴趣,又可以为民俗文化记录保留有人文价值的影象资料。  

5月13日下午--节日文化类  

本届影赛的参赛章程对“节日文化类”的说明为“包括各种农事节日、年节、文娱性节日、传统节日、宗教庆典等”。说明文字虽简短,但这个题材类别的自由表现空间较丰富。在景别的运用上,中景是担纲的取像要素,拍摄角度的变化也较容易因应节日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而呈现多样化、灵活化。  

●中国甘肃郎木寺的夏季晒佛节组照拍摄得色彩饱和,形象饱满,是同类题材中表现出色的作品。然而作者为了凑足12张的数目,(参赛章程为:6至12张皆可),掺入了几张冬季在拉卜楞寺拍摄的照片,成为画蛇添足。对于这样的凑数,会涉及到评委有否权利为作者删减作品的问题。例如将这组作品中少数的冬季照片删掉,则令此组照结构统一,既完整也上乘。这类的问题,作者在投稿之时,本应予于自行考虑。  

●哈尔滨冰灯节的作品,对冰灯制作的过程介绍得周到全面,唯独少了最能表现冰灯绚丽光彩之艺术效果的照片,虽然拍出了难度大的,却没光顾难度不大却出彩的关键环节,颇为可惜。  

●彝族祭火的组照,是摄于云南弥勒县的黑白照片,拍摄和制作水平都不错。但是在全套照片的影调把握方面,显得缺乏统一的考量,造成视觉审美的不和谐感。相对而言,国外作品,尤其是东欧国家的黑白照片,在影调的调控方面,显出经验老练的精彩。中国作者往往在单幅黑白照片上可以达标,但作为组照,则缺少整体调控的能力。所以,单幅拿出来尚可,但组合在一块则产生很突兀的视觉印象。  

●摄于乌克兰基辅仲夏夜的Ivan Rupala Day节日的作品,在颇具东欧民族风情的文化特色里,也显露出东欧黑白影像摄影风格(如柯特兹影像的乡土风味)的地域韵味。制作精良的135照相机所拍摄的略显颗粒的黑白照片,代表着一种摄影流派根深的地域特征。如此作品,即使是使用传统工艺的黑白感光材料,以寻常的平视取景的传统方法,仍有丰富性的内在文化气质显现。  

●见到两组表现意大利节日的黑白照片。其一为西西里岛的复活节日,拍照带有欧洲文化底蕴的传统风格,颇为古典化。而另一组表现San Rocco节日,则以特写与中近景镜头的现代摄影构图特点,表现这个耶稣受难的宗教活动。各自在整体影调上皆很协调。  

●中国的黑白作品中有一组摄自贵州的斗牛活动,表现出了上乘的黑白制作质量。该作者将黑白片使用数码打印机转印在水彩画纸张上,这种对材料的精心,密切配合上其黑白影调的疏密浓淡韵律,展现出中国作品中罕见的精致视觉品味。  

5月14日上午--文体游艺类  

本届影赛的参赛章程对“文体游艺类”的说明为:“包括各民族的文化教育,传统体育竞技、游艺娱乐、地方戏剧及民间工艺等。”  

此类投稿的作品,时常发生同样题材出现两种选择的情形。例如:烧窖制陶器、竹编和许多民间手工艺的内容,分散于“生活习俗”、“文体游艺”和“综合”三个类别;斗牛、龙舟竞赛等内容,分散于“节目文化”和“文体游艺”两个类别;戏剧也出现在“文体游艺”、“日常生活”和“节日文化”三个类别。  

本届影赛在类别分项上,不同于上两届的是,将“生活方式”、“饮食文化”、“宗教文化”、“人生礼仪”四个分类,合并为“生活习俗”类。因此,难免造成作者对作品归类判断的模棱两可,甚至出现将以上内容作品投入“综合类”的现象。从总体来看,属于民间手工业品制作的作品数量相当多,就这个民俗现象而言,影赛似乎应当为此专立一个项目了。  

京剧如同长城,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招牌象征。此类题材对首次参评的外国评委,总有吸引力。所以,如何掌控评选就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一个可能性是把凡是已经获过奖的京剧内容作品,在开评之前,事先让首次参评的评委过目,从而对后出现的同类作品,心目中有个可资评估的参照系。  

●台湾摄影者所拍布袋戏(木偶戏)作品,从木偶制作、幕后准备、戏台样式、操作方式到演示现场,将一种民间演艺的完整过程,逐个环节给予呈现,成为此种题材的拍摄模式典范。而许多拍摄皮影戏的作品,除了对过程交待不清,还有在无法平衡布幕亮部与后台操演者的暗部之间的光比反差,结果造成拍摄的技术失败。  

●表现木版活字印刷术的作品,拍摄者对这项中国古代重要文化发明做了活化石式的重现,是很有民俗意识见地的拍摄选题。  

●河南邓县的儿童民间游戏,如“跳房子”、“走五道”、“打扑克”、“踢毽子”、“翻绳”等习以为常的儿童活动,拍摄者皆予以民俗眼光的关注。  

●一组展示儿童学习踩高跷的作品,把一种民俗活动的另一个学习表演的方面,做了详细介绍。  

●对陕西安塞剪纸艺人常振芳老太太的手艺,该组作品拍摄得淳朴自然,把这位不识字的民间艺人所特有的自觉文化精神,展现得相当准确。另一组拍摄陕西剪纸艺人高凤莲的组照,虽然对主人公的生活环境交待得挺充分,但是却缺少对其剪纸制作过程的特写介绍。另一组河北蔚县剪纸生产制作的组照,则对所摄事物的诸多环节,给予了全面的视觉披露。同类事物题材拍摄河南武强年画生产制作的作品,也能完整周到地掌握组照画面结构。  

●拍摄北京泥塑家双起翔的组照特写过多,而对其人生活背景没有顾到,流于人像摄影的堆积。而表现陕西凤翔县的民间玩具泥老虎家庭作坊的作品,对家庭手工艺制作的全过程,结合居家环境做出清晰的照顾,是手工艺制作题材中上乘的作品,可惜在第一轮即落选。  

此“文体游艺”类题材,本属宜于做活泼摄影表现的领域,要求拍摄者应当对所摄事物有相当程度的背景了解,在拍摄中除了要关注到事物细节,还要强调到该事物所在的地域特点。对民间体育活动的拍摄,则必要掌握好抓拍时机。  

5月14日下午--综合类    

本届影赛的参赛章程对“综合类”的说明为:“包括某一地区、民族或部落的综合、系列生活习俗”。这样的说明很容易与“生活习俗”类混淆,其实其所指应是难以归类于别的分项的民俗事物。而中文的“综合”,容易令人觉得范围更广。章程的英文用词为others,做“其它”解释,则较为贴切。  

投入“综合类”的作品,往往由于作者对影赛分类理解不明确,不知所属才填入此类。此类分项如果今后仍要设立,则要讨论组委会是否有权将明显属于某类的作品调入其应在处。分类投搞的前提是类别界线划分要清楚,类别含混的结果是作者在投错类时,很可能因失去可比性,或同一专题如《土楼》在建筑类已有作品获奖的前提下,出现在综合类《土楼》,既使拍的可能更好一些,也有可能落选。  

●“人类最古老的商业习俗--典当”,这是一个无以按已定分项归类的“其它”内容,拍摄者研究了古代当铺以及在“新中国”成立后遭到取缔的这一“旧社会”行业的营业简史,继以拍摄记录了“改革开放”后,典当事物的新形式再现,以至天津南开大学开设了“典当拍卖”专业课程等详细事实。作者对纪实摄影的把握很在行,题材的选择也颇有独到见地。  

●“童年记忆”拍摄的是河南省平顶山的一个幼儿园,作者自述写道:“儿时的梦境,时时萦绕着我的思绪。儿子的诞生,使初做人父的我一时感到茫然,但父亲的天职,使我很快进入角色。在儿子所在的幼儿园中,我接触到更多的孩子,通过他们的一举一动,我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童年"。与此题材类似的拍摄乡村小学生的"巴山学子",则投在"文体游艺"类里,投在"综合"类的许多作品,都可与已设类别"兼容",究竟怎样为妥,也形成一个问题。  

●“乡情大锅饭”是河南省辉县的民俗事物,当地凡遇红白喜事,便请乡民吃“大锅饭”。作者对此司空见惯民俗事物的纪录之价值,不只记录摄取了民俗现象,也为后人研究民俗和相关影视的实情即景的再现,提供了具有丰富细节的人文凭据。  

●投入此类的还有拍摄河南南阳农村村民生活的彩色作品,人物与生活环境处理得关系密切真实。拍摄河南邓县大市集的黑白作品,也是对汉民族寻常民俗事物予以认真关注魇吕?nbsp;  

●而拍摄河南农村“麦收时节”的黑白作品,令我想到已经出版的侯登科的图文著作《麦客》。如果麦收与麦客肯定是一种具有历史传承性的地域特征的民俗现象,而且面临行将消亡的命运,那么这就属于理应抢救的民俗摄影专题。而以侯登科对这桩民俗事物的付出与成绩,我认为《麦客》本是具有可望摘取年赛大奖的实力作品,遗憾的是侯登科没有将《麦客》缩编为一组专题作品参加“人类贡献奖”年赛。  

●黑白作品“北京北官园胡同”,在一个热门题材中有深入的挖掘,此作品在表现胡同与胡同文化之间的细微关系方面,卓有精进。抢在自然胡同正急骤消失,且尚未标本化为文物胡同之前,将一个特写题材拍深拍透,其民俗摄影的价值极具现实与历史的双重意义。  

●“最后的罱帮”,摄影者详尽纪录了山东省徽山湖上的行将消失的一种渔民的生活方式。作者特别在每张照片下编了顺序号码和中英文对照说明,这种周全的考虑与做法,对他者了解其作品内容甚有益处。  

投入“综合类”的作品虽数量较之其它为少,但是就表述一桩具体事物的完整性而言,在对纪实摄影和报道摄影的领会与拍摄技巧方面,则相对表现得比较成熟。也许正因为针对“综合类”章程中之”包括某一地区、民族或部落的综合系列生活习俗”的条文指示,这些作者才把自认为“系列、综合”的作品投入了此类。  

●一位作者拍摄了中国各地的各种油灯与使用方法,我不清楚“油灯”是否可以纳入“民俗”的范畴,但此作者对民间事物的微观之细心,确是一种相当精到的民俗文化态度反映。  

●本届年赛里我认为格外特别的是一套“我的亲人在84年间的留影”作品,这套经过编选的照片,取自一个家庭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中的一连串家庭影集中的影像。从“1918年祖父在日本大阪留影”到“1939年在中国大连留影”,随着一个家族的繁衍,之后是家人们的“1941年在山东黄县”、“1959年在江苏苏州”、“1962年在山东青岛”、“1968后在贵州贵阳”、“1986年在贵州贵阳”、“1997年在香港”、“1999年在北京”和“2002年在贵阳”的一套纪念性留影照片。  

这种特殊的编选影像,是否代表“民俗”事物?不妨作为今后相关民俗摄影问题的研讨案例。由家庭影集中采集为人文的社会历史标本,这种影像研究的方式,美国洛杉矶的文化部门曾经大规模做过。办法是号召居住于洛杉矶这个种族最为充沛的都市的各族裔居民们,把自己的家庭影集带去,由专家挑选其中的一些有特别人文内涵的照片翻拍留作历史资料,从中研究洛杉矶的族裔发展渊源与其移民生活方式等社会现象与更加广泛的社会历史及人类学的内涵。这类在已经基本形成的民俗摄影模式之外的存在形式,其启迪性在于:民俗摄影可以有多种多元的拍摄、编辑等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  

●摄于美国的西部牛仔骑马活动的照片,色彩、用光及取景一看即是摄影高手所为,由于影像的精致美观,此作被评委投票进入复评。然而牛仔这种美国西部开发时期的事物早已随现代化的推进而成为史迹,且风景秀丽的该作品拍摄地点俄勒冈州,并非西部牛仔生存的西南部诸荒漠戈壁边陲地带的纪实图像,倒颇似万宝路香烟的系列广告模式。这就如同在人工的“民俗文化村”中拍摄的照片,一概不属于真正自然意义上的民俗与民俗摄影范围。  

●我在本届年赛中认为相当出色的作品“中国少数民族的性崇拜”,以其秉持学术的眼光切入一个特种题材范畴的精心关照,达到了民俗摄影的较高层次。作者自述道:“性是塑造人类历史的一个基本因素,性对原始先民来说是一种神秘的事物,由此产生性崇拜的观念,成为人类早期的信仰,但并没有随着文明的进步而绝迹。性崇拜对古代的宗教、艺术、科学和建筑学有极大的影响,至今还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留有痕迹”。作者“从事傩文化研究十余年,目睹了11个省市22个地区10多个民族傩事民俗活动,拍摄了数千计的照片”。  

遗憾的是,这组作品在第一轮即遭淘汰,也许由于对傩文化中的"毛古斯"民俗的题材已拍摄很多。对此,沈澈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今后可以把众多相关"毛古斯"的作品汇总为一部专门著作。这也是民俗摄影深化后,必然应做的学术要事。

5月14日下午--复评之一  

按评选程序,初评后的复评,将选出进入获奖名次的若干组作品。针对经过首轮挑出的复评作品群的比较,使观察评论人员便于集中视察了解在首轮没有光顾到的相关信息,以及从中判断评委观念的倾向性等情况。  

●在“人物服饰”类复评中,姜健的作品河南农民环境人物系列,获得最多赞同的票选。作者拍摄时使用的是简单手法,让人物对着镜头拍照,却又不染影楼照片式的造作,而是很好地掌控着生活中的人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统一关系,此乃摄影者的高明之处。除了以暖色调烘托家庭气氛,摄影者能够在感情上把对象视为家里人,所以拍摄得很有人性味的亲和力。  

●以下两组黑白作品形成有趣的对照:四川凉山彝族“天菩萨”人物肖像,全为男性的半身像,采用古典绘画的造型方式;四川凉山布拖族人物服饰,则全为女性的造像。此外还有一组表现彝族男性发式“椎髻”的作品。此三组作品都采用单一性的取像来突出所反映的主题,比之散漫的处理要显得集中且鲜明化。  

●“雪域风情”彩色作品的艺术性较强,以这种方式拍摄“人物服饰”,可以形成独特的视觉审美效果。  

●两组同样是拍摄非洲巴布亚新几内亚果洛卡的黑人人物服饰作品,那组全是由中景构成的作品没再获得选票,英国评委认为这是“缺少个性”。另一组由特写、近景和中景构成的作品获得4位评委的认可,看来是作者能够使个人感情切入事物情境,并且出之以较丰富的摄影语汇来渲染表现。  

“建筑文化”类的复评作品群中,热门的题材如“水乡”和“土楼”都有拍摄手法相当精美的作品入列。似乎这类民居照片,在经过以往两届的持重获奖之后,对于相关的建筑功能性方面的拍摄技能已臻完成。余下的便是以艺术手段表现建筑美,例如水乡民居的朦胧与秀美,土楼的圆形状在摄影构图上的形式美。于此意义上,民俗摄影的表现在完成其纪录摄影的功能以外,尚有广阔的空间去做摄影艺术的发挥,这也许是民俗摄影富有生命力的魅力所在。  

●“即将消逝的建筑文化”一组作品颇具独创性,作者自述“历经十年,背着沉重的林哈夫4╳5相机,纵横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抢救性地拍摄了大量的已经消失的古典建筑,以此唤起人们对那些即将消失的文化关注和爱护。”  

此组作品采用传统的黑白摄影制作,以严谨沉稳犹带古风的拍摄技艺,影像精致地寄托着高瞻远瞩的文化情怀。我料想,此作者花十余年心血的这一专题作品,可望编辑一册极有中国建筑文化价值的专著。  

●与“即将消逝的建筑文化”具有同种文化眼光的另外一组作品题为“寻找旧京的商业遗迹”,作者遍历北京城老市区,寻觅旧式青砖结构的商号建筑,黑白照片的影调倍显老字号的衰落,其中有店铺、银号以及妓院,拍摄者对特定题材的巡察与考证的功夫即非一般,犹可谓此事物为“建筑考古”。我以为此作者深得民俗的学术底蕴,这套作品拍来非易。  

进入复评范围的作品共计29组,除了一组印度宫殿和一组马来西亚海上民居外,中国作者的此类作品达27组,造成中外作品27:2的悬殊比例。  

5月15日上午--复评之二  

“生活习俗”类的入选作品,涉及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现象。  

●罗马尼亚作者拍摄一个名为“马拉穆列什”的乡村生活,他的作品标题与副题如下:where time has noend.(daily life in Maramures,one of the most isolated regions of today Europe.中译为:时代并未结束的地方(一个今日欧洲最为孤立的教区乡村马拉穆列什的日常生活)。照片拍摄者有本领将影像协调进与所摄民俗事物同样旧日情调的氛围中,影像里的人物与光阴,仿佛锁定于已逝时代的人与自然、人与传统信念,以及过时的古典情趣的时空间,犹如取自摄影史书中的欧洲摄影家的经典名作。这组作品也反射出民俗文化在生活中的坚韧,时代虽在变迁,但在某些富有宗教情怀的边远地区,传统信念仍然在支持着简朴人生的心理镇定,和人们对朴素观念的自觉坚守。  

●中国作者的作品“汉中赶集”,以黑白影调的平稳,收敛去集市的喧闹,以日常化的观望状态拍摄对象事物。这种表现风格,在目前颇为流行的中国摄影风尚之余,显出自觉的冷静心态。  

●“即将消逝的蒸汽机车”,与前面提及的”中国各地的油灯”,属于同一种对已逝事物的文明关怀所导致的影像摄取。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里,将被现代化扫荡掉的文明事物已有秋风落叶之疾促,摄影者当此之际应具有临危受命的义务,尤其对民俗文化的记录,乃属当务之急。  

“节日文化”类入选作品中  

●广东省汕尾开元寺的香火庙会,拍摄者巧妙地利用了现场的灯光色彩,浓重地烘托出节日的热烈气氛。在纪实的取象中施以艺术效果,此作品做得比较理想。  

“文体游艺”类  

●河南开封朱仙镇的木版年画,拍摄者在12张照片中容纳充分的专题信息,令人可以一目了然于这种年画的全套制作工艺以及实际应用方式。  

●“巴山学子”摄自陕西勉县的一所乡间小学,作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对小学低龄儿童在校学习、游戏等活动的拍摄。此作品影像质朴自然,已经脱出了解海龙名作《希望工程》所导致的此题材的定向模式。  

●“历史的回声-纳西古乐”,在好几组相同题目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成功。随着云南丽江古城逐渐流行为吸引中外游客的著名旅游地点,对纳西古乐演奏的关注也吸纳了相当多的照片拍摄。而此作品之成功,也会对今后同一题目的拍摄想拓出新颖的努力形成相当大的难度。  

类似的情况,引出的是关于在民俗摄影年赛里已然形成的拍摄题材重复问题。例如此组“纳西古乐”的一旦获奖,将带出已经拍过和计划去拍“纳西古乐”的后继者的考虑,在无以超越这个样板品质的情况下,其他作者下届是否还要以此题材送选。对此问题,澳大利亚的评委直言:如果这届有“长城”作品获得第6名,则以澳大利亚的情况,下次影赛同类题材其他人往往也就不再送了。而中国的情况则相反,这次有“长城”已获第6名,则我下次更要参赛同一题材,因为这次他能得第6名,下回我就应当有希望得第一。至于这类不同的参赛心理现象究竟如何,看来是有必要引起相关的认真讨论了。  

●一组拍摄贵州从江岜沙村的孩子们玩木制童车的作品,将穷困乡间的童趣,以民俗为线索,展现得趣味盎然。对此类从平凡事物中开掘生活意味的作品,乃是我个人至为偏爱的摄影态度与表达方式

●“高原之花--蜡染”作品,拍的是贵州镇宁扁担山布依族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制作,此作品影像画面工整,并将整套工艺过程全面展开,使人从视觉上很快领会所介绍的事物梗概。建议今后从事拍摄民间工艺类事物的民俗摄影者,应认真欣赏与借鉴目前已经举办过三届的“人类贡献奖”年赛的获奖作品实例,从中了解到相关题材的表现方式和已经达成的实践情形。从本届影赛的原始投稿状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的作品属于未完成的毛坯,这类作品不但没有获奖可能,而且有些就是在对同类题材的发展状况无知的情况下,盲目投稿,虽参预的精神可嘉,但对个人精力,实属低层次消耗。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在本届年赛后,又将整理出版一册“人类贡献奖”年赛获奖作品集,这些图录十分有助于从事民俗摄影的人士们了解领会本领域的实际发展程度和个人知识积累,这本属常识,却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如果在了解事物发展现况的基础上,再去寻思自己所要拍摄的对象,将会有更上层楼与独辟蹊径的收益。否则在题材不断重复的"撞车"中打转,则是一种无谓的消耗。  

5月15日下午--决评  

在对复评入选的作品决定获奖名次的决评中,所有评委对个人选中的一些作品,均做了评奖理由的简要阐述。年赛组委会对此做了录音,待整理出文字以后,也会公之于众。由此产生了第三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获奖名单。

年赛”观察评论组”的意见  

本届年赛首次设立的机构“观察评论组”,由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夏放担任组长,“观察评论组”在评选工作进行过程中,自始至终从旁观察,并且在5月15日上午,向年赛组委会和评委团体,提出“观察评论组”的部分旁观意见,其作用在于更好地督促年赛评委秉持学术意义上的民俗摄影观念,来保证年赛的作品评选质量。  

年赛评选工作结束后,“观察评论组”负责向专业媒体提供了对本届年赛的进行情况的新闻报道与专门介绍,而且承担对民俗摄影现象进一步发展的依所见事实做评论的理论研究工作等。  

以下是由本人执笔,综述“观察评论组”成员们的共同意见,所整理出的一些统计数字和具体建议,以及引起思考的部分问题:  

●从参赛人统计来看,国家和人数的增加是可喜的现象,但是对新人占了76.4%这样的比例情况应该研究一下。究竟是因为前两届落选而失去信心?还是民俗选题太难,没有可拍的了?统计数字中,有115人三届都参赛,只占7.1%的比例。在提法上,不如将第一、二届参加过的人数相加,即有498人过去参赛过的作者,这次又参加了第三届,占参赛总人数的1/3强。  

●参赛者中,会员有591人,占总数的36.4%。今后如果能够达到50%以上则更理想。  

●评选的公正、公平是从选聘评委开始的,本届年赛例如《性崇拜》、《制秤的工匠》、《乡村大锅饭》等作品未能入选,应该是评委的问题。在评委组合中,国外评委占多数的安排是否还合适。在中国作者占参赛作者75%的情况下,中国评委仍只占1/3的比例应该调整一下。  

●专题在选材上重复,是本届年赛的突出问题。婚俗、丧俗、藏族及其他宗教习俗的相同题材撞车现象严重,需要加强对作者拍摄选材的方法引导。李楠上次的中国针灸获奖,这次王大斌又送来针灸,结果一票也没有。李楠这次拍“小脚老奶逛京城”,虽带有一些幽默感,但是在评委中也有似曾相识之感,初选只有三票。应当引导作者发掘新的题材领域。  

●与此相关的是评委组成的问题,即必须保证每届都要有三名以上的老评委加入评审团,以避免重复同一专题的作品再次获奖。因为国外新评委很容易由于不了解过去的评奖情况而陷入新鲜感的误区

●用数码电子工艺打印制作的作品这次已见到十几组,制作品质都不错,也没发现有合成、作假的现象。所见作品中,有一组明显利用电脑图像处理软件做过色彩和锐度的调整,有两组印度宗教题材的作品,用局部染黄的技法来强调色彩的表现力。大家认为这些都还在可以允许的范围内。由于数码相机和电子工艺制作技术的普及,从下届开始不再收反转片,用打印和数码冲印机来制"照片"的现象只能会更多,这是一种趋势。但必须强调民俗摄影决不允许弄虚作假,如经过非常技术处理,应在作品报送时注明。为此,在以后的评委中最好有懂得图像制作并且能够辨别其真伪的人选。  

民俗影赛照片的规范问题  

由于沿用国际影赛的范例,幻灯片仍然作为本届年赛一种作品参赛的媒材方式。但是从影赛评选的实际操作看,这种方式的单一放映,无法达到照片之间及时互相比较的便利。而且随着影像科技日益数码化,把幻灯片转印为照片已不是问题,故从下届年赛起不再收幻灯片,也是为了保证评选的方便与公平。  

另外必须改进的技术措施是,民俗现象有其必然的地域文化性质,异文化的评委,甚至不了解异地文化的同一国家评委,仅凭照片上的视觉信息,也是颇难了解作品所展现的事物的特定民俗含义,这样就直接影响对民俗摄影的民俗本质的切实领会。如果不加文学说明,有些作品的民俗实质是无法被不了解实情者发现的。为此,评论者建议年赛组委会,在今后的组织工作中,参赛照片必须进一步规范化,建议注重以下几点:  

1 所有参赛作者都必须随同照片提交一份以一页为限度的有英文说明的作品提要。中国作者则应在同一张纸上,以中文和英文的对照方式做出作品提要。这样要求的目的,完全是为了保证所有作品的具体内容都能够方便地被评委了解领会,以免造成具有民俗价值的作品因为理解障碍而被埋没。  

2 除“人物服饰”类的作品可以不注重组照顺序的编排,其它类别的作品的排列顺序,往往对视觉作用的影响很大。所以,凡在意组照编排顺序者,皆应在照片左下角标注相关顺序号码。否则如果打乱了组照之间的规定顺序,对有效理解该作品即会形成必然障碍。这届年赛有的作者为避免组照被搅乱,特别自行按排列顺序将照片用胶带串连成一体,但是在评选现场摆放空间有限的条件下,这种自行做法是否合乎规范,也值得研究。民俗摄影的概念界定问题相对于作品的技术规范问题,关于民俗摄影的观念问题,则是更加模糊且难以定论的关键问题。  

本届年赛在评选中突出的问题,即是对民俗摄影这种特定范畴的事物,评委在评选过程中所秉待的认定观念,对最后获奖作品的民俗文化成分,具有某种决定性的影响。具体而言,对一件民俗摄影作品的质量判断,是强调其民俗文化价值,还是强调其视觉美学价值,或者在两者之间如何做平衡的斟酌考量,乃是切实存在又很难统一的复杂问题。  

例如,对一件民俗作品的文化价值的评鉴,一位民俗学者身份的评委和一位摄影家身份的评委,对同一作品即会产生相异的判断。同类的问题在新闻摄影的影赛中也存在。所以,影赛评委团体成员的职业身份与学术资历的背景,将直接影响影赛评选后果所呈现的实际面貌,而评委团体的成员结构,如果广泛一些,纳入诸如“视觉人类学”这类的专家参预,将对民俗摄影作品的评鉴,较能兼顾民俗性与摄影性的判断标准的双重涵义。  

对于有兴趣从事民俗摄影实践的作者而言,首要的一个极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常识的基本范畴,“民俗摄影”这一专门的领域,在观念上和理论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只有在这样较为明确的民俗摄影基础素养条件下,才能卓有成效地把民俗摄影事业深化开来。  

经过三届的“人类贡献奖”年赛实践,应征作品的普遍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当此实践已经放开步伐前进之际,相应民俗摄影的理论支援,也已成为突显且急待解决的问题。对此,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将在十月间的“人类贡献奖”年赛颁奖活动中,特别安排了国际性的民俗摄影理论研讨会。此外,以本届年赛的实际为凭据,一场相关“民俗摄影”观念与实践问题的群众性讨论,即将在摄影媒体上策划展开。作为纪实摄影之一种的民俗摄影理论探讨,也将以实例带动前一时期搁浅了的纪实摄影理论研究,这对中国摄影界冷落的观念与理论研究,也会起到一个有的放矢的牵引作用。  

对此,欢迎中国摄影界内与界外的有志于民俗摄影思考与实践的人士们,积极参预这场已然涌动起来的民间意义上的理论探讨活动。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不但创造条件给摄影人参预实践的机会,同时也将虚心以待,期望热心于民俗摄影思考者踊跃各抒己见,为世界民俗摄影的繁荣而参预一份热情。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保护人类非物质遗产”的文化活动贡献一份关注。


在线客服
    HPA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