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中文
  • ENGLISH
  • AA+
当前位置:首页>赛事资讯>HPA2002

跨越激情拓展理性空间——第三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述评

发布时间:2002-08-31    点击数:3180

年赛“观察评论组”


两年的期待对于整个人类的民俗文化的进程,只能是星河流云中微不足道的瞬间;但是两年对于“人类贡献奖”中无数辛勤耕耘的人们来说,却是显得如此的漫长。2002年5月15日下午3点20分,当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长和本届年赛国际评审团主席沈澈宣布第三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评比圆满结束时,所有的结果似乎变得并不那么重要,所有在现场参加评选和工作的人们,也没有一种如卸重负的感觉--窗外细雨已停,北京的天空亮出了一片蓝色的纯净,跨越激情之后如何开拓更为广宽的理性空间,将会成为所有在场者的深深思索。  

一、不断扩大影响的“人类贡献奖”

第三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在结束了长达七个月的征稿之后,一共收到55个国家摄影师的作品,参赛国家比上一届增加了9个,参赛总人数为1625人,增加了将近200人,组照为2597组,上升了8.7%,照片总数为23004幅,比上一届增加了3000多幅。如今,全世界已有三分之一国家和地区的摄影师参与了这一大型图片记录活动,记录、保存了涉及世界各个角落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事象。参赛者最多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法国、美国、马来西亚、英国、菲律宾、越南;欧洲、南美洲一半以上的国家寄来作品;欧洲从最北端的芬兰、挪威,到最南的希腊、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都有参赛者;原属苏联的俄罗斯、拉托维亚、立陶宛、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北美的多米尼加、阿鲁巴(荷)、墨西哥、古巴,中国的周边国家韩国、泰国、尼泊尔等都均有来稿。在这一届的参赛者中,有382人在过去两届参加过比赛,将近参赛总人数的1/4;作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的会员有591人,占总数的36.3%。

这些并不枯燥的数字告诉人们,“人类贡献奖”已经具备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和全球性的意义。参赛人数除了中国之外最多的是印度,128位摄影师的来稿,将蕴含量极其丰富的印度文明铺洒成古国月色中的一地碎金。来稿数量占前几位的美国、法国、英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的摄影师,将东西方的民俗故事交错成色彩斑斓的织锦,使人类民俗的意义已经不再有任何的偏见和失衡。尤其是中国摄影师的巨大热情,为这样一个巨大的影像工程,倾注了炎黄子孙对人类远古文明的信诚和对后来者的衷心承诺。

年赛的组织者在对以往比赛进行了深入分析之后,对这届年赛进行了重新的分类。将上一届的9个分类集中为6个分类,包括人物服饰类、建筑文化类、生活习俗类、节日文化类、文体游艺类和综合类。尤其是考虑到上一届的饮食文化类、宗教文化类和人生礼仪类都存在着选题较为单调的问题,于是将饮食文化类和人生礼仪类归入生活习俗类更能全面地展示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的生活状况。而宗教文化类拆分至建筑文化类和节日文化类,是考虑到寺院和相关建筑是建筑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侧面;同时参赛作品中此类最多的题材是宗教节日,这与节日文化密不可分,所以节日文化类也就有了更为明确的导向。实践证明,重新归类不仅方便参赛者,也使评委在评选过程中更有针对性,更能体现民俗摄影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重要价值。

于是,当5月13日上午9点30分评委投下手中的第一颗子时,第三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从评委角度看“人类贡献奖”

评委的构成对于一次国际性的大赛,也许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评委中年事最高的袁毅平先生已经76岁,曾经是第二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评委。然而他所呈现出的热情和充沛的活力,决不亚于任何一位在场的其他评委。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曾授予他"杰出摄影活动家"称号,对于他来说真的是当之无愧。年龄最小的评委是来自孟加拉国的沙希杜·阿拉姆,然而出生于1955年的阿拉姆则是"身经百战",他是孟加拉国DRIK图片社总裁,多次参加了世界知名影赛"荷?quot;的评选,同时又是第一届“人类贡献奖”的评委。从他深沉的目光和稳健的评选风格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庄严的力量感。评委中有两位是女性,一位是曾在香港、台湾、美国举办个人摄影展览的中国著名的摄影家王苗,作为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总编辑、副社长,以及《华夏人文地理》杂志总编辑,她对于图片编辑和民俗摄影有着独特的理解;另一位是美国摄影协会(PSA)幻灯部主任、展览部标准部主任琳达·斯塔尔女士,脸上的笑容始终带着天真活泼的热情。第一次参加这一影赛的国外评委还有两位,一位是英国德比大学摄影学院院长理查德·塞德勒,这是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风度的长者,举手投足都让人体会到智者的尊严。另一位是澳大利亚《澳人报》及《悉尼晨报》著名摄影专栏作家、评论家罗伯特·迈克法兰,他曾与世界著名的摄影家建立过重要的联系,如具有传奇色彩的美国摄影记者尤金·史密斯和伦敦《泰晤士》报的图片编辑诺曼·豪都和他有过交往,魁梧的身躯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作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长“人类贡献奖”年赛策划者、总负责人及评审团主席沈澈,则是资格最老的评委,他不仅参加了三次年赛的评选,同时在整个评选过程中,有条不紊地把握着整个评选的发展和进程。在这样一个评审团面前,你没有理由怀疑评选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评委们所具有的丰富经验,在这次评选中的一个重要体现,明显地反映在最后一轮的评选过程中。为了给参赛者一个更为公正的学习和进步的参照,在进入每一个类别奖项的最后七名排名过程中,评委们在投完每一个子后,都必须面对录音机陈述自己的评选理由。在经历了2万多幅作品反复几轮的评选过程后,他们并没有流露出任何疲惫的神态,而是以争先恐后的、条理清晰的话语,讲述了他们对作品的深刻理解。他们的论述并不简单地局限于作品本身,常常是在作品相互之间的关联中,一语中的,提炼出民俗摄影的真正价值所在,因此极具启发性和借鉴意义。这些精彩的评语都将会出现在每一位参赛作者的参赛证书中,对于下一届的比赛,对于人类民俗文化的挖掘和记录,都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获奖作品和评选结果的思考

三天的评选过程既是漫长的,却仿佛短暂得让人来不及回首。然而获奖作品已经诞生,仔细阅读,深入思考,却有着让人无法抹去的复杂体验。第一轮初选,留下的仅仅是十分之一左右的作品,这是一轮异常"残酷"的竞争,对于每一位参赛者来说都是"生死存亡"的瞬间体验,只是你无法在现场体验罢了。评委们的手指有时会在颤抖,有时会咬咬牙拾起已经投下的子,"移情别恋",做出更为慎重的选择。第二轮复选,对于每一位评委来说更为艰难,要想在优秀的作品中比较鉴别,远比淘汰一些相对较差的作品来的困难。尽管作品的数量已经大为减少,但使评委们来往穿梭的步履却更为频繁,投子的速度也更为缓慢。第三轮决定名次,将投子改为独立记分,避免了相互之间的影响,也凸现评选的公正性。与其说我们最终看到了名次的排定,还不如说是看到了评委们能力水平的较量。都说过程要比结果更为重要,如果不是亲临现场,你对最终结果的意义,决不会有深刻的理解。评委们必须最终说出自己的理由,给人以一个信服的结局。

"人物服饰"类第一名出现了,评委们却说他们不仅仅看到了服饰的文化样式,而是看到了更多人性的魅力和服饰背后的灵魂低语。"建筑文化"类结果排定了,在美的构成与文化积淀的较量中,评委们还是认为这一类在所有的类别中是最弱的,还应该加大发掘的力度。"生活习俗"类是所有竞争中最为激烈的一类,因为参赛的作品最多,为800多组,因此最后的名次排定也在细微的差别中结束,令好几位评委扼腕叹息。"节日文化"类则是最为漂亮的一类,然而评委们并没有"目迷五色",而是在仔细了解了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后,做出了慎重的选择。"文体游艺"类中由于包括了民间工艺制作在内,因此工艺的制作过程往往成为评价一幅作品表现力的焦点所在,第一名的出现既出乎意料,也在情理之中。最后是"综合"类的排名,由于来稿数量最少,获奖作品相对其它类别有了更多"机会"的意味,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5月15日下午2点50分,六大类的第一名作品铺开在评选现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奖评选开始。在长达近一个小时的评选过程中,评委们对作品进行了反复的审视,尤其是国外评委更是经过了长达半个多小时的讨论之后,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但结果却因为没有一组作品超过了三分之二评委的认同,因此出现了和上一届评选同样的结果:大奖空缺。

大奖的空缺对于一次影赛来说固然是一种遗憾,但是对于整个民俗摄影的发展却未必不是好事。根据评选标准,大奖要求在摄影技艺、民俗文献价值及拍摄难度三方面综合水平较高,而且最能体现“人类贡献奖”年赛宗旨的专题摄影作品。宁缺勿滥,使下一次的竞争具有更为广泛的刺激力。

从获奖情况看,六类专题等级奖共计36名,来自外国的获奖者达50%之多,这说明“人类贡献奖”年赛越来越具国际性。如果与国外参赛者比例25%来看,国外的获奖比例更大。外国获奖作者的大量增加,对于国内的参赛者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如何以精湛的摄影技艺,记录丰富多彩的中国民俗文化事象,需要认真的研讨。  

四、引入更为公正的观察评论机制

这届“人类贡献奖”中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举措,就是设置了"国际观察评论组",这可能是各类影赛评选中绝无仅有的,也将成为“人类贡献奖”对影赛评选的一个贡献。

作为上届影赛的评委,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夏放先生这次没有担任评委,却承担了较之评委更为艰巨的任务:国际观察评论组的组长。作为观察评论组的成员,有权参加评选的全过程,并负有宣传、评论、监督评选的职责。来自美国的王瑞,上海的林路,北京的李中朝等观察评论员,不仅自始至终在评选现场对整个评选过程进行了观察,同时也行使了自己的权利,对评选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对整个评选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并以书面的方式对这次评选提出了完整的意见。

15日上午,根据观察评论组的提议,评委和观察评论组的成员一起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讨论的问题包括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平衡关系,评选记分方法,以及如何更为深入挖掘作品的人文和民俗价值。评委和观察组的成员争相发言,各抒己见,不仅为这次评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下一届的评选如何深化也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历时两个小时的讨论,不仅没有耽误整个评选,反而使评选的过程更为慎重合理。评委们在以后的评选过程中,处理的方式和思考的角度都有了变化,达到了观察评论组所期待的预期目的。

当然,任何一次比赛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观察评论组在最后的总结中提出了这样一些看法:

"人物服饰"和"建筑文化"类普遍水平有所提高,但突出的很少。

艺术表现力和摄影艺术语言以及后期制作的水平,在本届评选中,已引起评委的广泛注意。

下一届参赛要求国内作者交一篇300字左右的组照提要,文字说明提倡打印,不要超过一张A4纸,英文译文打在另一张纸上,作为对照,方便评委理解照片背后的民俗价值。

加强对民俗概念的普及宣传,使更多的参赛者能够更好地把握民俗摄影的意义,在质量上有更大的提高。

专题在选材上的重复,是这次的突出问题,婚俗、丧俗、藏族及其他宗教习俗撞车现象严重。需加强引导作者发掘新题材。

保证每届都要有一定数量的老评委加入评审团,以避免新评委由于不了解过去的评奖情况而陷入新鲜感的误区。

分类投稿的前提是类别界线划分要清楚。类别含混的结果是作者在投错类时,很可能因失去可比性。

……

就在第三届“人类贡献奖”年赛的评选过程中,第二届“人类贡献奖”年赛的获奖作品正在全国各地巡回展示,并且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正如两年前参加了第二届评选的观察后,我所写下的一样:今天的民俗与图像,似乎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共同拥抱着人类世界最为圣洁而充满诱惑力的过去和未来,他们找到了人类记忆中最为敏感的神经元素,让已经和正在发黄的模糊岁月变得逐渐清晰起来,以照相银盐和数码成像的方式,通过人类心灵最深处的善良和柔情,不断修正人类的残酷和野蛮,将人类不同的肤色融合在世界同一片和平的蓝天下。

在这次评委的欢迎晚宴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亲临现场,对这次比赛寄予厚望,也对民俗事象的记录和传播谈了自己深切的体验。在评选过程中,中国科学技术馆的馆长饶有兴趣地观看了部分评选作品,并且从中看到了民俗事象中所深藏的科技含量,甚至以此萌发了重写科技史的念头……“人类贡献奖”已经突破了民俗本身的价值,在汇聚了所有的激情之后,让我们一起通过冷静的思索,努力去拓展更为广宽的理性空间!

(执笔:林路)


在线客服
    HPA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