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届“人类贡献奖”年赛三论(曾昱晗)
发布时间:2004-06-30 |
第四届“人类贡献奖”年赛的评审工作结束了,细论得失,每一位参赛者应该都有一本帐,作为主办者之一,而且是年赛的发起者、业务工作的承担者,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也希望提供一些分析给关注这一比赛的人士参考。
论分类
“人类贡献奖”年赛所面对的民俗文化千姿百态,作为研究的前提,归类是必不可少,但分类的原则在于不同的标准,也取决于对象和手段的差异。钟敬文、陶立璠两位教授分别编纂的《民俗学概论》是比较权威的,尚各有简省、繁杂,对类别的称谓亦有差别。比如钟敬文先生论及“宗族成员集体参与”的民俗事件就有按参与时机分和按经办主体分两种分类方式。按参与时机又分为按节候(年历)举行的,如拜年、清明会、寿庆等,择吉日举行的,婚嫁、建房等,随机发生而成员闻讯前往的,如生诞、丧葬、家庭救助等;按经办主体又分为家庭民俗事件:婚丧、寿诞、建房等,宗族民俗事件:拜年、家族救助、家族祭祀等。说明不同的分类方式导致一个事象完全不同的归属,而这些归属没有哪个对哪个不对。
“人类贡献奖”年赛要将技术手段——摄影、拍摄对象——民俗事象、活动方式——比赛,三个方面都考虑进去:作为摄影有自己的规律、特性及限制,而民俗摄影又牵涉拍摄对象,那么民俗摄影比赛还必须兼顾比赛的公平。如何进入具体操作,使适合于摄影表现的民俗事象(当然这是相对的,许多浅层次看来并不适合摄影表现的事象,但高超的摄影师的镜头前尽显风流),较为合理地归纳到我们所分配的各个类别中,并让这样的分类,避免因为包含内容多的大类与包含内容少的小类都只产生一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带来的投稿集中的类别吃亏的情况发生。
鉴于前三届比赛的经验,也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拟定了第四届年赛的六个类别,并在收稿和评审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总结经验。人物服饰、建筑文化、节日文化、传统礼仪四类的内容与我们的估计相差不多,说明类别的划分比较明确,而生活习俗、文体游艺,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方面可能是类别划分比较武断,另一方面可能是对此分类宣传解释不够。
比如“生活习俗”是一个大类,其中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又都有丰富的内容,如果按照严格的民俗学概念,年赛中的人物服饰、建筑文化两大类别也应该包括其中,鉴于摄影手段的优长,我们将此两类单列类别。如此,生活习俗在各届比赛中仍是最大的类别,在第四届,我们尝试,再把它的一部分内容转移出去,分散它的压力:传统生态卫生、民间科技、民间医药、民间工艺制作等等;放在那一类里,我们也做了认真的考虑:文体游艺类,本来就是一个组合式的类别——文化、体育、游戏、艺术,相信卫生、科技等相关的内容也应该可以包括在“文化”中。
还有一个细节,我们提请参赛者注意:为了让各个类别都能相当丰富一些,将服饰的制作归入人物服饰,将房屋的建筑过程归入建筑文化,但还是有些这样的题材一定要在“生活习俗”的大类中拥挤着,太吃亏了。
论题材
每届比赛都有同样的问题出现:有些类别永远是拥挤的,除了类别划分的原因外,参赛者不对自己的题材进行认真分析,只满足于参加比赛也是重要原因,比如“生活习俗”、“节日文化”两类拥挤了那么多的参赛者,大大影响了参赛的根本目的之一——“获奖”的达成。
民俗事象大多是比较复杂的,最简单的例子是过年,一个完整的“过年”,从时间上包括几乎整个的腊月和正月,从事象上分为衣物、饮食、居室、祭祠、交际、礼仪、家计生意等等的准备及进行,从参与者上又分为年老者、年轻者、儿童,男人、女人、男孩、女孩的各司其职。如果用一组图片表现,需要多少幅?且不说比赛,要有一个较为公平的可比性,需要规定幅数,就算是平面媒体、网站的使用,甚至较为厚重的图文书籍采用,都有需要图片的编辑,就是将复杂的事象细化成小的单元,在参赛技巧上,就要将大故事切分成可以在规定幅数内完成讲述的段落,让它自成体系。
解决好题材的细化,即“一组图片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对组照的编辑有根本性的帮助,亦可以解除常见的参赛分类的困惑。在明确你设定的组照的具体事象时,应该了然你的选择可以归入不同的类别,仍以上述“过年”为例:男女老少穿着的本民族节日盛装可以归入“人物服饰”类,过年特别的祭祖活动当然可以归入“传统礼仪”类;节日食品,如果你拍摄的侧重在制作过程完全可以归入“生活习俗”,而重在烘托节日的欢乐气氛可以归入“节日文化”,如果表现它是祭礼的重要用品,又可以归入“传统礼仪”了。
题材的不细化也是参赛作品很多题材相似的原因,比如在传统礼仪类中,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婚礼和葬礼(当然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民族的礼仪很有记录之必要),故事叙述是相似的,在编辑上又很难做到特点鲜明,为什么不能发现一个婚礼或葬礼中的某一个点呢?同一个民俗事象还有地域不同和时代变迁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发现某一地区婚礼或葬礼在某一个点上的时代变化呢,或者同一时代同一民族婚礼或葬礼在某一点上的地域差异呢?在编辑上突出其差异性(或共通性)而形成组照的中心内容的编辑思路,往往可以与一贯的平铺直叙形成对比而引人注目。
当然,题材相似还有一个问题是许多参赛者不对参赛章程进行认真分析。比如本届年赛“礼仪”再度走向前台,大多数人调用自己记忆中,第一、二届的分类概念,以为仍为“人生礼仪类”,婚礼、丧礼无数,只需读一遍章程,就可以看到类别名称改为了“传统礼仪类”,包括人生礼仪、家庭家族礼仪、村落社团礼仪、崇拜、禁忌、民间宗教仪式等等。
论视角
民俗摄影要求摄影师的视角类同于田野考察者的视角,在普通的社会生活中,记录表层的生活、剖析背后的规则、洞察历史的演变。但我们发现,许多参赛者热衷于找寻鲜为人知的题材,比如某一民族的聚居地,从未有摄影师进入过,或者某一事象,从未有摄影师拍过,却忽略了对拍摄视角的审视。摄影师的视角,可以看作是他对所摄题材的认识,包括对该题材所含表象的认知、背景的判断、含义的厘定,也包括对该题材的表现,即作品内容的展示。摄影师的视角,特别是一个民俗摄影家的视角是需要锤炼的,一个很普通的事象值得挖掘的东西在哪里,如何去表现,如何让观者理解等都直接影响到所摄图片的文献价值。
在历届的年赛中,关涉教育的题材非常之多,而且屡屡获奖,但都是乡村小学,今年摄影师们转换了视角,《私塾》、《苏丹传统男校》、《亚当之路》,让教育的题材得到极大的扩展,摄影师们抛弃了只有班级授课制的近代西方教育理论下的教育观念,发现了各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教育的方式、理论上有着如此丰富多彩的存在!为什么以前的拍摄者不能有这种题材开拓呢,应该说“人类贡献奖”在几届的不断推进下,成功地宣传了民俗摄影理念,倡导和帮助了摄影师调整传统摄影的思路,相信今后的“人类贡献奖”会在此方面获得更多的收获。
另一方面,很多摄影师的视角可谓入木三分,但却只抽取了观念,而放弃了具体的事象,比较典型的要算是“众生相”的作品。在年赛的参赛作品中,我们看到非常多的此类组照,比如镜头前是西部农民的一个个生活场景,或者节日里狂欢的人群,等等,这样的一组图片可以传递出非常强烈的作者的个人感受,而且可以使观者产生共鸣,从效果上看这组图片富含感染力度,应该算是好作品。但是仔细分析起来,我们得到的是情感上的打动,是抽象的,例如“贫穷”、“艰辛”、“快乐”,诸如此类的观念引起我们的感同身受。
与之相对的,我们还可以看到大量的,不仅将镜头平视生活细节,更认真讲述生活细节的根源和过程,比如一组交待西部农民的耕作方式的图片,会告诉您出于节水的需要,人们必须如何操作,什么的庄稼能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长,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如何处理自己与供养着自己的土地的关系等等。这其中可能也有艰辛的劳作,贫困的生活,但作者的视角在记录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可能是所谓落后的),我们了解到的更多的是人类怎样走过这段历史,适应环境需要怎样的生存智慧,这是从大量的具体事象中得出的,而不是剥离生活后的观念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