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中文
  • ENGLISH
  • AA+
当前位置:首页>赛事资讯>HPA2004

渐入佳境——第4届年赛评选观察评论报告(王瑞)

发布时间:2004-08-31    点击数:3784

继2002年第三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评选在北京进行时,首次成立“观察评论组”参与工作,本次第四届“人类贡献奖”评选于2004年5月17日-20日在广州进行,由夏放、王瑞、朱林勇组成的“观察评论组”再次参与工作。两次参与皆从评选侧面立场,对评选工作的定位以及相关民俗摄影的学术范畴,提出观察评论组的参考意见。尤其是在评委对具体作品发生观念争执时,观察评论组也发表观点并被纳入参考范围。评选工作结束之后,观察评论组照例,对于本次评选做出以下评论总结的工作报告。

人物服饰类

由于本次“人类贡献奖”民俗摄影比赛应征照片,来自世界71个国家之多,颇能代表民族化的人物服饰类照片,比以往更加呈现琳琅满目的繁盛感。虽然人物服饰类可供拍摄者施展摄影技艺的空间不是很大,但是由此多元文化特征缤纷呈现的气象,很能够彰显民俗文化所包含的丰富多彩内容。

具有资深摄影经验的中国评委安哥(彭振戈)认为,中国摄影师在人物服饰类作品范畴里,所表现的技巧和深度已然超越了以往常见猎奇式的浮光掠影毛病。尤其是在以影像反映民俗文化事物在民俗实际的原生态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例如其中一组表现彝族人物服饰的黑白作品,尽管已经有了黎朗获得美国琼斯母亲基金奖的成功作品在先,此摄影者仍然在挖掘同一题材上表现出与名作不重复的新颖之处。这样的表现在以往极为罕见。

曾经参与过四届评选工作的观察评论组主任夏放欣喜见到,本届从人物服饰类起始的评选作品,较以往有了深入主题内涵的明显进展,对题材事物所施展的拍摄角度运用趋于多层面的镜头语言,使得组照的表现更加活泼立体,也使内容的展示更加多面化和丰富化。

首次参加评选工作的中国评委邓启耀,是中山大学的人类学教授。他曾经亲自拍摄和撰写过多部图文并茂的人类学研究学术著作,这次以人类学者的身份切入评选,自然带出不同于单纯摄影家的民俗摄影意识。邓启耀认为,人物服饰类的作品仍然显得对服饰表面化的东西渲染得多些,其实更应当有能力深入服饰文化的内涵。只有对服饰特定含义有了解,才会摆脱不被表面花色迷惑的局限。人物服饰类的作品,不仅需要对工艺制作的交待,而且对于服饰和历史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更要有所了解,例如特定的服饰是在实际生活中的特定时间才穿用的。对服饰在什么时候穿用的交待,用图像来反映的难度就比较大,这是此类题材今后可堪挖掘的表现空间。

人物服饰类评选的一等奖由中国的唐跃武获得,他拍摄的《大凉山深处的彝族》在每届皆有的同类题材中,终于在深度层次达到非凡成就。从拍摄手法上看,做到了在生活场面的广度上展现人物与服饰的文化内涵。如此拍摄方式,游离了以往仅就服饰造构做影像交待的老套,对此题材的广泛开掘,提供了一个非常灵活和丰富的观念思路。

建筑文化类

从题材性质而言,建筑文化类是难度较大的类别。尤其是在民俗文化意义上而言,何种建筑方式更符合民俗摄影的意味?这不但要求摄影者在拍此类题材时,应当对建筑文化有专业上的基本了解,而且更需要充分理解在民俗文化意义上的建筑现象。

第四届应征稿件中,突破了以往这个冷门类别的相比其它类别明显稀少的局面。而且在影像表现上,比以往三届有了明显的质的提升。然而随着题材表现的丰富多样,以往没能暴露的相关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

首先,关于“建筑文化类”的参赛章程,在范畴界定的措辞上仍值得推敲:“包括传统民居建筑、宗教建筑及其它公共设施,特色建筑的建筑结构、室内格局、修建过程、居住民俗、各类家具及装饰”。应征作品中出现拍摄得美伦美奂的现代公共建筑造型和环境风景效果的艺术摄影照片,实则已游离出了“民俗文化”的概念所指。然而这类作品又在广义的“建筑文化类”属之中,其观赏效果又格外吸引人,十分受摄影师背景的评委青睐。

这一现象再度出现在第三届此类评选时的问题,明显沙龙形式的《江南水乡》获得一等奖,而更较吻合于民俗文化范畴的作品《即将消失的建筑文化》则只能屈居三等奖。正因为如此,上届观察评论组对评委组提出学术性意见,适度纠正了评委对“民俗文化”观念的理解。本届沙龙形式的同样作品食髓知味,由江南转战徽居,以完全相同的构思和构图,更加上电脑色彩加工组合,再度以“美感”吸引评委好感。问题在于,不可能要求评委其人对建筑学有专业化的知识准备,在大量行将和已逝的民俗类建筑物面临倾复和流失的迫切形势下,对“土老破旧”的民俗建筑的拍摄记录,就“美感”的视觉效果而言,是远远不及光鲜亮丽的现代新建筑和以沙龙风格取其美态呈现的风味建筑局部的。如果评委不能把抢救传统民居建筑遗产的观念列为首先考虑的因素,则会严重偏离“民俗摄影”的文化宗旨。

本届建筑文化类出现的问题还有,一组由外国摄影家拍摄的中国长城照片倍受瞩目,而长城究竟应否列入“民俗文化”范畴,仍需学术界定。类似还有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是否属于“民俗”性质?相关包括故宫在内的建筑杰作如果今后也大批涌来,以其辉煌壮观的视觉冲击力优势,将会给真正意义的“民俗建筑”造成怎样的排挤,则是到了应当严肃界定要领的时节了。

本届“建筑文化”类作品一反往届的冷清而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势头,从而使整个影赛出现各门类皆丰富多彩的可喜场面。中国摄影者相关黄土高原窑洞居所的作品,在表现的深广层度上,有不凡的身手、佳作连连。评选工作在观察评论组再次申张相关意见之后,评委们的评选结果,基本上未有出现上届的那种偏差。

外国应征作品中,有一组拍摄吉普赛人村落的《无建筑师的建筑》,展示的是由居住者自行设计建造的民居景象,思路新颖,入选中奖。其实,此类民俗建筑在中国农村十分普遍,但同类题材尚无中国摄影人予以影像关照。

“建筑文化类”一等奖被美国人Jason Eskenazi获取,他的作品《重建阿富汗》,从战争废墟的重建视角切入,深获新闻摄影记者背景的外国评委推崇。由这个角度反映“建筑文化”,乃是以往参赛作品所未曾有过的独特现象。

生活习俗类

“生活习俗类”是一个涵盖颇广的类别,参赛章程写道:“包括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捕鱼、狩猎、农业、林业、饲养业、手工业等日常的劳动,乃交易、交通方式;饮食,如酒俗、茶道、食品、食具及其制作过程;某一地区、民族或部落的综合、系列生活习俗。”作为一个大类,由于其涵盖之广,所以问题往往出在与年赛设立的其它分类混淆串类,常见如投入此类的葬礼题材,本应隶属于“人生礼仪类”。

鉴于本届年赛的调整分类,将上届的“综合类”取消后,有些题材会比较模糊究竟怎样归类。例如与传统工艺相关的民间手工艺,似乎放在“生活习俗类”更妥,而民间医药和针灸则放在“文体游艺类”为妥。这些,作者在投稿时应仔细研究参赛章程的分类解说,经过四届的探索,本届的年赛分类,基本已较少含糊不清。

本届“生活习俗类”的表现,无论在记录传统民间手工艺即将消逝的种类方面,还是在表达传统劳作方式的矿工和纤夫生活状态方面,都有深入生活实际和稳健运用摄影语言的双向可喜进取。最后获得此类一等奖的耿云生作品《乌蒙矿工》,表现手工业时代的繁重体力劳动生活,在题材上超乎于普通的日常生活形态。此作品倍受新闻摄影一路的外国评委一致好评,因而被列入争夺本届大奖的两组作品之一。

作为一个涵盖最广的大类,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重要而司空见惯的题材本届出现空档。例如作为世界饮食文化大国的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为明显的饮食文化大发扬,无论从菜式的推陈出新,还是饭馆林立的空前景象,皆有待于从民俗摄影的立场上予以表现。这本不属高难度的题材,却鲜有人专注于此。

节日文化类

“节日文化类”是较少发现类别含混,而且较能被人们按其内涵来扣题的一类。评委在把握评选意指方面,也较少出现争执。本届评选中,中国江浩的《庄户剧团》众望所归荣获一等奖。这组作品,着墨于一个走村串户的农户自组的庄户剧团,在乡村节日之际的戏剧表演时况。由于作品拍得贴切质朴,受到中外评委的一致赞赏,得以脱颖而出。这件作品一反往届此类节庆气氛嘉年华会式的大场面和色彩华丽,在深刻开掘人物表情心理方面,有不俗的成果。对于同类题材的开拓,很有启迪作用。

而另外大多数的中国作品全由现场抓拍构成,就需要拍摄者更深入挖掘题材内质。例如提前或退后拍节庆之外的相关事物则会使“节日文化”的表现更广阔和全面。此外,有些文体性质的节日活动,例如“社火”、“马街书会”、“舞龙舞狮”、“斗牛”,应当归纳进“文体游艺类”。

需要指出的是,对此类应属颇熟悉的人类博物馆馆长美国评委则表示这个类别的作品令她觉得最难理解,原因是如果没有具体的英文说明,她无法明白照片上的内容是在干什么。显然由于这位美国评委对待工作十分认真,她总是先看作品的文字说明,并做下笔记,之后才进入总体权衡。这次她提出这个反映,其实对此题材的事物是在干什么的内容理解,在没有文字说明的情况下,只看照片很难弄明白。同样,对于外国的庆典礼仪,中国评委也遭遇同样的问题。可见,年赛分类说明的很明确是一回事儿,摄影者拍出照片是一回事儿,而评委能否看明白礼仪是干什么又是另一回事儿。

尽管此类题材的作品内容存在着理解究竟是在干什么的障碍,然而美国评委也兴奋地表示,浏览此类的作品,如同参加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庆典仪式,很开眼界。

文体游艺类

“文体游艺类”的参赛章程注明:“包括各民族的文化教育、传统生态卫生、民间科技、民间医药、传统体育竞技、游艺娱乐、地方戏剧及民间工艺等。”比较容易跟“生活习俗类”之“手工业等日常的劳动”混淆处,就是“民间工艺”和“手工业”在诸如“泥玩具”、“民间画匠”、“鲁南皮影戏”等内容上。好在年赛章程将“民间工艺”明确归入此类,所以大多数来稿正确地做了归类。今后凡涉及“民间工艺制作”的照片,应当统通纳入此类,以免与它类混淆。

此类原一等奖是中国周伟的《中国私塾教育的最后遗存》一组作品。此后在决逐本届大奖时胜出,故澳大利亚的Glenn Hunt的《蒙古那达慕大会》作品升为本类一等奖。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杂技作为国粹,曾经是中国摄影人格外熟悉的热门拍摄题材,特别是李楠以一幅杂技作品获荷赛一等奖后,杂技题材风靡一时。然而,除了第二届“华赛”,李楠以《苦练中国传统杂技的孩子》作品获得此类的四等奖之外,再无同类题材出现,本届连来稿都无。可能是大家皆以为杂技是个最易撞车的大热门,结果不约而同地都予以回避。结果却造成个缺门的大空档。

传统礼仪类

年赛章程的“传统礼仪类”说明很明确:“包括诞生、成年、婚嫁、丧葬、道德、敬老等传统礼仪,家庭与个人喜庆、村落与家族典礼,崇拜、禁忌、民间宗教仪式式等。”

这个分类是跟人们普遍的“民俗”意识有最贴切理解的项目,本届对“婚嫁”内容的发掘、表达得深入广泛,而且超越出以往以少数民族婚俗为主的倾向,展现出诸如“陕北农村婚礼”和“中原婚俗抹花脸”等汉族的民俗现象。

澳大利亚的Michael Appelt的作品《生在俄罗斯》,以独特的礼仪程式的描述,获得此类的一等奖。

第四届《人类贡献奖》年赛评选结果

共分为六大类的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经过九名评委的评选,最后获奖作品详见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网站。

评委各抒己见

第四届“人类贡献奖”年赛经过7个月征稿,有来自71个国家的1868位摄影者参加,较之以往具有更广泛的世界性参与,突显这一活动在记录、传播和多元文化共享方面的影响力。

评选工作结束之际,来自7个国家的9名评委就本届年赛各自发表了看法与感想:

评审团主席沈澈认为,本届年赛与以往三届年赛最为明显的不同是,作品的总体文化内涵更高,反映题材更广泛,表现手法更深入,来稿和评审更能体现世界性。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是全世界第一个成立的国际性的民俗摄影民间组织,所举办的“人类贡献奖”年赛也是世界的第一个。通过这届年赛,我们号召全世界每一位有责任心的人,拿起照相机来记录人类I元文化遗产,为全世界人民的幸福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荷兰评委文森·曼泽尔(Vincent Mentzel)共参加了三届比赛的评审工作,他认为,“人类贡献奖”年赛是一个诚实的比赛,而且逐渐成熟起来,它不仅记录中国的民俗文化现象,而且通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逐步扩充至世界的范围。作为评委,我们有责任认真、诚实地做好评选工作,以每个人的感受来体现年赛的宗旨。

意大利评委弗兰科·泽陈(Franco Zecchin)认为,国际性的年赛评委来自不同的国度,由于地域文化的感觉不同,就需要寻找共同的理解观念来评选。而如何理解和定义“民俗”概念,也是很重要的。Folklore一词在西方语境中有负面的意思,而在中国可能是正面的,这种文化的差异会引起误会。有些传统文化和民俗现象,已经不是现实生活里的东西,而是过去了的。所以,民俗文化虽然是历史的一部分,但它是在变化中的。这个全球范围的民俗摄影年赛,必然会对世界文化产生影响。

南非评委茱迪·比伯(Jodi Bieber)认为,年赛能够如此吸引世界范围的大量摄影人参加,从评选的结果来看,作品质量是很好的。许多作品都是记录现场的生活实际,令人在视觉上产生相当的震撼力。中国摄影人的作品大多是拍摄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何不多拍身边的事物,比如拍北京的胡同。

美国评委谢莉·菲利普斯(Shirley Phillips)认为,我十分认同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的年赛宗旨,来自世界范围的大量作品,其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为我所深切赞赏。照片上记录的那些罕见的人类民俗生活现象,许多优异作品都可以放在博物馆展览,皆体现着民俗文化的特定价值。我评价民俗照片,更多地是从文化的重要性和保护的立场做判断,我认为评审团的评选结果是严肃认真的。

希腊评委约翰·迪墨斯(John Demos)认为,摄影即是记录,记录传统文化的存在现象即是民俗摄影的目的。如果评委们选出的照片质量优秀,就会不断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这个有影响力的年赛。

新国坡评委梁家泰认为,年赛确实从征稿和评委选择各方面,都关注到国际化和世界性,这对增强年赛的影响力很有益处。中文的民俗和英文的folklore在词义方面可能有文化差异,所以也会表现于评选的观念上来。

中国评委邓启耀认为,民俗摄影年赛要强调以摄影方式记录民俗文化现象的传承性。评委的工作既然是选择,就要有舍弃,我对那些脱开生活现场摆拍的,新闻性质的照片和人物与民俗不切合的,就不会选入。

中国评委安哥认为,看了来自世界许多国家的民俗照片,使我想到抢救民俗文化的意义何在?什么是文化的先进和落后?年赛活动对促进保护文化遗产作用很大。现在许多地方把民俗文化形式化为形象工程,成为政府促进经济(比如旅游)的行政手段。于是记录和保存民俗文化,就更引人深思和尽快以影像做非常必要的记录和抢救。

评委间的学识和文化差异

作为一个日益在世界范围形成影响的国际摄影比赛,“人类贡献奖”的评选因评委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必不可免地因文化差异而造成观念冲突。尤其是作为被评选的民俗作品本身,都是蕴载有浓厚的本民族特定文化基因的事物,所以,每一次评选工作,都会有来自不同文化体系的评委在某组作品上发生争执的现象。这实际上也反映出民俗文化自身特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因而,对于年赛评委的知识结构,业已被列为统筹搭配的安排。

鉴于民俗文化的学科性质,它与人类学和社会学有着纽带的学术联系。作为民俗摄影比赛,它首先的前提条件就是“民俗”。所以,它不是寻常摄影文化范畴的摄影比赛。事实证明,一个“懂照片”的摄影人,哪怕是一个对照片感觉敏感的新闻摄影师,如果对民俗事物缺乏应有的了解,也是很难胜任为一名有说服力的“人类贡献奖”年赛评委。以往出现过的评选失误,与个别评委以沙龙眼光判断民俗照片有直接关系。所以本届九名评委中,首次有中国的一名人类学者和美国的一名人类博物馆馆长参与评审团的工作,也是一个平衡以往以摄影师背景为评审团主体的尝试。学者型和摄影师型评委对一组民俗作品的判断立场,事实证明是有差异性的。这就像新闻摄影比赛和艺术摄影比赛之间,是有事物性质的根本差别。民俗摄影如何突显民俗事物的意义,理所当然是首要的考虑因素。这一点,正是观察评论组成员一再坚持与强调的基本观念。

在评审来自世界多元民族的民俗照片过程中,对异文化的理解程度,一直是考验不同文化背景的评委思维能力的重要问题。评委们对民俗照片的鉴赏习惯与水平,源自其本身的母语文化系统。人们的这一文化根源,根深蒂固,甚至具有排它性。所以,如何沟通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甚至误会,是年赛评选工作面临的文化交流难题。

然而,也正是因为人类文化的差异性,才造就出世界上不同民族的不同民俗现象五花八门的丰富多彩。所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评委们,由“人类贡献奖”年赛而结缘,本身就是人类文化交流的一个值得提倡的正面作用。也正是因为有了国际文化范围的“人类贡献奖”年赛的影响,使西方人正在逐渐接触中国的民俗文化,使更多的西方人明白中国民俗文化的精神和内涵,这也是在世界范围弘扬中国民族文化的契机。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世界多元文化共享,也为中国民俗文化步向世界敞开了又一扇大门。

作为以民俗文化为契机的“人类贡献奖”年赛,对中西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多元文化共享的国际舞台。所有参与过这项活动的人,都已从中受益。

黑白照片颈领风骚

本届年赛黑白照片的比例较以往为高,尤其是进入决选的作品中,黑白照片的比例特别高。例如,“生活习俗类”进入第三轮的7组作品中,有6组为黑白照片。而每个分类进入第三轮的作品,都有至少3组黑白照片之多。评选出的6个分类一等奖作品,只有一组是彩色照片。最后选出的大奖作品,跟此前仅有的第一届的的大奖作品一样,都是黑白照片。

如此高比例的黑白作品获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参赛者的专业素质。共所周知,而今的摄影领域,黑白照片是专业能力的象征。本届年赛黑白照片颈领风骚,说明黑白摄影在专业领域并未过时,而且具有非凡的魅力。特别是本届的黑白照片制作质量普遍优良悦目,黑白作品格外受到I业评委的好感,成为本届年赛获奖作品的一大特色。

观察评论组提示

本届年赛观察评论组三名成员自始至终观察了评选工作过程,并以所见事实为凭撰写评论报告,为年赛更好地进行下去尽职。

本届观察评论组就一些参赛的技术问题,特提示以下几点:

1.投稿照片的中英文说明一定要认真来做,因评委中多数不识中文。本届仍有大量作品没有英文说明,甚至有的中文说明也太稀少。民俗摄影是纪实摄影的一类,图文互补起到总体作用。尤其是在作品初选后入选,越到后来文字说明的作用越明显。没有英文说明会直接影响参赛效果。

2.照片的顺序号很重要,尤其是表现民俗工艺制作的作品,照片的排列顺序必须明确。

3.要注意已拍摄题材的利用。请关注已经举办过的四届年赛入选作品的内容,把自己没拍完整的已开发的题材继续深入拍下去。

4.注意现下大量涌现的所谓民俗形象工程事物,不属年赛要求的,应拍摄实际生活中原生态的民俗事象。避免以假充真。

在线客服
    HPA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