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中文
  • ENGLISH
  • AA+
当前位置:首页>赛事资讯>HPA2006

关于第5届年赛参赛与评审的观察(曾昱晗)

发布时间:2006-08-30    点击数:3746

第五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于 2005 年 9 月开始征稿,并于 2006 年 6 月结束评审,作为年赛此过程的具体工作参与者,有义务将所见所闻提供给诸位参赛者,及关注以“人类贡献奖”为目标指向的民俗摄影的朋友。


我们怎么看照片


民俗摄影如何“看”照片,“人类贡献奖”如何看“看”照片?这个问题恐怕是所有举起相机拍摄民俗图片,特别是参加年赛的摄影师最为关注的。


作为一个新的摄影门类,从摄影师到评委都还在探索民俗摄影的可能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不炒作,或者叫不研究摄影概念,而以摄影作为手段,以图片的认识功能为核心。这可能与一贯的摄影教育不同,过去拿起相机更多的是考虑如何以图像来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思,即所谓“艺术性”,创作者先对镜头所摄内容(无论风光、风情,还是人物、动物)进行审美,提纯出一种精神、理念、思考、问题等等;或者为酝酿于心的这些东西,找到一个表现的对象。这或者就是为什么许多参赛作品,喜欢为组照,甚至其中的每一幅都安上一个美丽但磨棱名字的原因。


“人类贡献奖”年赛评审原则的第一条就是图片必须体现“记录、发掘、抢救多元文化”的比赛宗旨,这等于是确定了我们把“艺术性”放在了第二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开始就坚定地与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一道主办“人类贡献奖”年赛的根本原因,恰恰就是看中了它的“认识价值”这一点。认识价值当然是多方面的,比如自然生态里的动植物、山水地貌,而“人类贡献奖”年赛更为具体地指向“人文生态”,比如与地貌相融合的岩洞人家、与气候相和谐的东北靰鞡;更多的是社会关系环境的记录,比如每一种宗教、每一个节日、每一项仪式,甚至每一个生活细节。


在这样的大原则指导下,对摄影师的要求,便将自己的情感投注于整个大的文化传承中,再由图片折射出来。换句话说,无论是纪实的、人文的,还是艺术的、创意的,凡能够最妥帖地记录一个场景、一段传承的一切手法,都是受尊重的,记录什么才是我们的关注点。虽然以认识的功能为核心,自然纪实的成份要占绝大部分,至于如何去纪实,在手法上还是有许多讨论的余地,这使得民俗摄影与单纯的文物摄影或考古现场记录截然不同。评委们各显其长,各有偏好,有的更倾向审美,有的则强调文献性。


参赛及参赛中的问题


第五届年赛的参赛人数 1722 人,来自 62 个国家,虽然在总数上略逊于上届,但仍有如伊拉克、瑞典、卢森堡、萨尔瓦多、突尼斯等各洲从未参赛的国家的摄影师加入,使得“人类贡献奖”年赛的摄影师覆盖达到 94 个之多,可以说世界主要国家的摄影师都参与到这个以摄影为手段,以记录、传播、共享多元文化为目的的赛事中来,当然中国的参赛者仍是比赛最重要的支撑。


每届比赛都能汇集不少参赛者的失误、问题,本届比赛也不例外,诸如分类和题材方面的问题,可以参考第四届的评论。本文仅就纯粹的参赛技术提供一些参考:


·作品背后的作者信息减少了


本届比赛有个突出的现象,也是在经过四届的磨合后,图片背后写名字的情况越来越少。公平竞赛是“人类贡献奖”的原则,所以从第一届开始,图片背后绝对不得出现作者信息,然而由于大量中国参赛者的惯性,往届图片的整理工作常常被处理图片背后作者信息所打扰。第五届此项缓解,说明比赛公平的环境,获得参赛者,特别是中国参赛者的支持和襄助。


·窄条的图片被滥用了


自从上届比赛开始,对图片的尺寸要求放宽,只要求长边在 20.3 厘米( 8 英寸)至 30.5 厘米( 12 英寸)之间后,至本届得到“突出的”响应,以至于忘记了组照之间的配合,使得一组照片零碎杂乱,反而冲淡了期望中的视觉效果(参见评委伍振荣先生的《胜败有因》“如何增加参赛作品的胜算?”部分,听听评委中肯的意见)。


·要学会简洁的表达


参赛提示中说“在照片背面右下角用油性笔或铅笔注明:专题代码、本组幅数及本幅照片的序号”,然后举例说明:只要写“ A 类,共 10 幅,第 1 幅”,我们便知道是“人物服饰类组照,共 10 幅,此为第 1 幅”。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在照片背后少写字,避免损伤照片,所以有人很聪明地领悟主办者意图,只写“ A , 12-1 ”,非常明确。但有的参赛者却写一堆:“ A 类,共 10 幅,第 1 幅。代表人物服饰类组照,共 10 幅,此为第 1 幅”,既费劲又伤图片。一定要学会使用通用的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简单标注往往是最有效的。


·为什么不要连接照片


不要有思维定势,一定要按照参赛的规则去做。不少参赛者强调:参加别的比赛,组照都要求连起来。的确,连接起来的组照连贯性比较好,但是,参加“人类贡献奖”年赛的图片不只为评审方便,每一幅参赛图片都将进入世界民俗图库,成为全球文化积累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每一幅图片都将独立成为一个文化事象的记录,并可能与其它的图片配合,成为人们认识、理解、分析世界文化的一个依据。


·记住你参赛的图片是哪一张


还有一个本届比赛新出现的问题需要提到,当年赛办公室希望提供电子文件时,无论中外,不少人几乎完全忘记自己提交的图片是哪几幅,更不要说排列顺序了。当然,这可能说明你的图片非常丰富,但也表现了摄影师参赛的盲目性和对图片编辑的不重视。民俗摄影编辑除了有摄影师图片管理的意义,更有着文化记录的意义,如果说连参赛这区区十二幅图片都不能肯定,很难想象手边数以百计、千计、万计的图片如何有良好的分类和定位。


评审情况介绍


本届评委 7 人,分别来自中国、突尼斯、德国、瑞士、西班牙、美国,曾两度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的阿兹迪 · 贝绍乌奇教授受聘担任国际评审团主席。评委背景多元化,既有具实地采访经验的纪实性摄影师,也有当代艺术家;既有民俗摄影理论家,也有报社的图片编辑部经理;既有文化咨询的资深人士,也有专业摄影杂志的总编辑。


评审的结果令人振奋。大奖和六个一等奖的获得者来自七个国家——中国、法国、伊朗、荷兰、澳大利亚、印度、意大利,而所涉民俗事象亦来自不同的国家——中国、南美诸国、伊朗、肯尼亚、 摩洛哥 、印度、 莫桑比克。这可以说是五届年赛一来,最具戏剧性的一次,一个比赛串连起全球各大洲的国家!而且在参赛国减少的情况下,获奖文献以上奖项的摄影师来自 29 个国家(超过上届)。


然而一位外国的参赛者来信不满地说:“ 半数的获奖者都是来自中国!在获奖名单里,应该有一两个是来自中国的,其他都应该来自其他国家。”的确,文献奖以上的获奖比率中国占到了 47%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比赛,我们也期待着最全面地展示全球文化,我们把这位摄影师的来信当作鞭策。


尽管如此,我们对评审结果的欣慰仍是溢于言表的:中国摄影师等级奖的获奖比率高于上届(从上届的 30% ,提高到 41% )。如此大面积地收复失地,比一两位冲顶(获得一等奖)更说明实力的增加。


从获奖作品看参赛


·不一定马上消失的东西才能获奖


本届年赛一如既往地关注文化的传承性,这是比赛的宗旨所决定的。比如“人物服饰类”提名奖《北极圈里的人们》作者写道:“(生活在 挪威、瑞典、芬兰及俄罗斯的科拉半岛的 Sami 人, 为他们仅有的生存环境而抗争,并为拥有自己丰富的文化而骄傲。我的这个项目不仅仅是记录即将消失的少数民族,更重要的是我们对防止他们的消失做出了奉献并充满了希望。”


与此同时,也并不忽视某一事象的演进性,如果你的图片足够吸引评委,因为濒临消失的事象肯定最先受到重视。在“生活习俗类”有一组图片《珍奇动物》,这个主题在民俗摄影类的比赛中并不容易做好,作者没有从濒危动物入物,也不局限于狗、猫之类最熟悉的宠物,而是包括了:鸽子、鸡、鹅、牛、马等等。更扣题的是,作者用每一幅图片讲述了人与动物相处的不同状态: 警员以拥抱母牛,作为一种放松的方法;为狗举行的葬礼;与鹅一起散步;为鸡做清洁……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在这组图片上不是抽象的理念,针对性也不那么窄小,真正体现着一个生物的大家庭。


所以“人类贡献奖”是具有开放性和丰富性的比赛。彝族精神的传承者毕摩、至今还没有被认定为独立民族的僜人、印度教中的一个小教派拉纳密教派,都以各自独特的面孔、服装、佩饰和纹饰,进入“人物服饰类”各奖项。繁琐的侗布和适应冬天泥泞环境的一种草鞋的制作过程、日本舞伎的化装及穿戴过程也因为不同于常见的人像型思路,吸引了评委的目光,获得了评委的赞扬。


·有形遗产真的快成鸡肋了吗?


论及文化遗产,首当其冲这种不动的百年、千年不易的有形遗产被关注,当然无可厚非,印度安得拉邦的瓦朗加尔城 12 世纪的古城遗址、我们熟悉的古格王朝遗址都是他们的代表。尤其是本届一等奖的《伊朗堪德温的建筑》,拍摄了伊朗西北部大不里士附近的一处蒙古时代就开始建造的石穴民居,而且至今还是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居所,比起前届一等奖《重建阿富汗》的报道纪实性来说更具文化意义。


“建筑文化类”,数届比赛以来始终是中国作者的根据地。其实各色的民居建筑在全世界各地都是一种文化的标志,但不知道为什么外国摄影师对这个题材兴趣不大,相反几乎所有的中国人(还不只是摄影师)只要一提起拍遗产,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建筑!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思路还有待拓展。


大而化之、概而括之,似乎是“人物服饰”和“建筑文化”两个类别的压倒多数的着眼点。比如此届的《花一样的苗族》、《家园》、《瓦瓴阆中》,都是把镜头做鸟瞰式、印象式的扫射,似感悟式的语录,虽然精彩但终有些隔膜。在“人类贡献奖”中设立“建筑文化类”更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引导摄影师站在文献的、研究的角度去分析建筑,用图片展示你对一种建筑文化的理解,比如服装上的某一种纹饰有什么独特性、如何制作等等。如果只从审美的路数去拍片,虽然一样能拍出好的照片并获奖,但其深度终有欠缺。


正因此,我们在这两类的说明中特别点出“服饰制作”、“修建过程”,然而并没有得到特别的关注,可能过程的拍摄比较不容易,与现成的漂亮和花哨的成品受到的追捧相比,很少有人愿意花气力做长时间的记录。所以为数不多的这类图片受到评委的格外关注。《修浮桥》、《箍窑洞》,恰巧一南一北,使“建筑文化类”平添了几分生气。另外如果不是关注建筑的细类“牌坊”、“炉灶”等题材,“建筑文化类”真的很有些疲备之态。


·细节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是组照,所以很多摄影师更愿意将一个大的主题作为自己的首选,比如一个民族的生活状态,这是一个很好的藏拙的办法,因为内容的丰富可以调动各种摄影手段来组成组照,又掩盖了没有深入丰厚积累的尴尬。的确,如果是大奖,一个小的题目是很难争取得到的,但其它的奖项,还有平常的记录目光却需要摄影师细致入微的目光,况且积累而成的大主题不只是一个比赛的十数幅图片能够容纳得下的,它将是一部大书。前日,年赛办公室收到文献奖《“福首”人家》的作者寄来的一册《到妈祖故里过年》,可见作者在短短一组图片背后所下的功夫。


133 个文献以上奖项的图片展示出来,我想没有人不惊讶于把它们组织起来的比赛“人类贡献奖”年赛的丰富性。本届比赛的文献奖像往届一样,有许多独到的细节:《陕西蓝田秦岭脚下的独轮车》、《印度的椰子壳纤维加工工艺》、《布鞋的制作》、《越南的制香》、《天门糖塑》、《徽墨》、《斗鸡》、《多玛(摸鱼)》、《乡渡》、《乡村炉灶》等等。


“节日文化类”,本届比赛也一改过去关注重大节日或名声在外的少数民族节日。盘点此类获奖作品,除了外国,中国境内的节日竟然只有一个属于少数民族《厦格泥人节》,而汉族也有一些不那么著名节日出现在榜单上,《春社日睢水踩桥》,春社日是一个久违的节日,而踩桥更是地域性极强的节日活动。大型节日,比如春节,可以说是一个节日群,不仅时间久项目多,而且在广阔的汉族生活区域内又有着多种变形,本届比赛中仅福建莆田一市的春节活动就有着两组《跳棕桥》、《“福首”人家》获奖。


民间医疗,从第一届年赛的《非洲土著医师的“资格认定”仪式》、第二届年赛的《中国针灸》后,一直不多,今年这个题材格外得到中外摄影师的关注,获得三等奖的《民间医生》和获得文献奖的《祈祷的男人》、《火罐》、《艾灸》等。在现代医学确立之后,整个欧洲的传统医疗几乎灭绝,在其它世界区域内,传统医疗也日见式微,排除官方医疗体系和理论研讨领域的立场,建立在本土的医疗文化本身的记录工作应该是没有禁区的。


 ·你的图片将成为图片库的一分子


每一届比赛评审之后,其它在收到每一份参赛作品之时,我们都满怀欣喜和感激,一直以来,建立世界民俗图片库都是“人类贡献奖”年赛的终极目标,每一幅作品、每一组作品都将融会在这个专业性的图片库内,发挥其自身无法发挥的作用。


从头到鞋的服与饰:一届的《藏族头饰》,二届的《东北靰鞡》、《佤族老人的耳饰》,三届的《绣面黎女》、五届的《淮北茅窝》、《侗布制作》、《布鞋的制作》等等。还有大量未获奖的作品,比如陕西儿童的虎头帽、福建渔家妇女的腰饰。如果扩大到外国,你可以从网上的获奖作品中一一发现。


再举一个最丰富多彩的例子——节日中以动物为媒的仪式活动:一届《独龙族剽牛祭天》、《危地马拉的小镇赛马会——万圣节》,二届的《猪头大赛》,三届的《苗族牯藏节》,四届的《印度的大象节》、《俄罗斯祭祀森林太阳神》,五届的《印度蛇节》、《侗族多玛》等等。


一组图片再多的文化信息也有限度,但若干个组的配合,无论是不同地区的相类似事象,还是一个地区不同时间的事象演进,都可以成为文化研究者的佐证,也可以成为多元文化共享对话的资源。所以说,在这个图片库中,每一幅图片都可以任凭研究者的编排,也可以为拍摄者启发出更多更新的角度和线索,其作用远远超越原作者的意图。

在线客服
    HPA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