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中文
  • ENGLISH
  • AA+
当前位置:首页>赛事资讯>HPA2009

第6届“人类贡献奖”年赛的报告

发布时间:2009-11-10    点击数:3870

第6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THE HUMANITY PHOTO AWARDS 2009,简称HPA2009)自去年9月征稿以来,虽经世界金融危机的困扰,终以78个国家和地区摄影师的参赛,取得自创立品牌以来最多参赛国的成绩,并将HPA成员国的数量提升至108个,充分展示了该项目的国际性。经过初、复、终评,在3129组参赛作品中,评选出5个大奖、13个终审评委特别奖、48个文献奖和100个提名奖。2009年7月24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法国巴黎召开新闻招待会,9月16日,在广州举办隆重的颁奖典礼和首展开幕式。


我参与,我奉献,我学习,我快乐
——征稿阶段:面对每一组参赛作品的激动


在三千余组参赛作品(历届参赛组数最多)中,当然不能说每一组都是可圈可点的(表演民俗数量增长的问题开始超过摄影技艺、图片编辑的问题),但随着比赛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文献价值的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作为全程经历了征稿的我们或者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思考,帮助参赛者体会。


▲“深度采访”是民俗摄影必须的功课。

现在中国人出国的机会很多,拿国外作品题材参赛的也有不少,比如一位参赛者拍的是德国的桁架式房子,而且也了一番功夫,比如注意了不同的景别,白昼与黑夜等变化,可惜的是作为一种建筑方式,只有外观是不够的,内部的结构如何?可能因为旅游者的身份不能进入“私人领地”而无缘领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要拍身边的事象的缘故:建立沟通、反复拍摄。

沈澈会长在讲座中经常会谈到,技术在烂熟于心之后,才能化到你的每一次按动快门中。他的意思是说:民俗摄影绝不是不要技术,但不是要你只表现技术;你不能在记录的过程中,老是想着“我用什么镜头?”、“我用什么速度?”,或者“用大全景好,还是用中近景好?”而是要让这些技术性的问题融化在你的血液中,运用起来仿佛不假思索。

这样就可以腾出脑子来考虑我此次拍摄的目标,事前对目标进行研究,事中才会抓住目标的主要活动过程以及可能有的临时性、突发性情况,不至于后悔当时没有记录。有了好的素材,会为你下一步的图片编辑打下好的基础。当然,不是人人从一开始就能够进入这样的佳境,我们在训练的时候,可能开始记录只是记录事象的过程,图片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但带回了这样的照片,要做功课,研究你所拍的民俗事象、研究你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再去拍,就会有新的收获。


▲“系列报道”还要精彩演义。

作为比赛与通常我们的记录工作还是有区别的。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我们平时的记录工作就像是素材的积累,比如随手的素描,而比赛就像是做画,要调动你平时的所有经验,拿出来的作品应该是更为精练、结构性更强、更耐看的东西。在参赛作品中,我看到许多故事性很强,选材很精准独到的组照,可惜都因为记录手法过于单一而被淘汰,比如过年这是一个大题目,不少参赛者把它细分,选取其中的某一事象,有人选“还愿”,有人选“祭灶”,有人选“点灯背猴”(这是一个非常小范围的民俗事象),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朴素有余。一组片子排列起来毫无悬念,既没有景别的调度,又没有角度的分别,而这些是让你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写春联、做豆腐干、爆米花、做伞、做扇、榨油,甚至在蒙古地区常见到的,把发情的种公骆驼放回母驼群、阉割“乌热”马、为五畜过年等,都是很好的小题目,但是要拍得好,有看头,的确有难度,如何调动您的照相机,如何在不那么漂亮的场面中凸显你的主题之美,都需要每一位摄影师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形好好做一番分析。和田玫瑰花丰收、蒙古族冬季的帽子也都是好题目,但前者需要有一番收获、售卖、用途的追踪,而不仅是市场表现,后者可否把蒙古支系、地域等内在文化表现出来?都需要作者深入进去,而不能只停留在扫街上。


▲“小题大做”才能使你的作品有深度。

作为生产方式的主要活动,渔猎仍然是摄影师镜头下的热衷,每届比赛,从开渔节、哭鱼(本届文献奖)这种独特的民俗,到最普通的江海湖海捕鱼活动,从中国到外国都有许多。本届生活习俗的大奖《湄公河危险捕鱼》被几位同获大奖的摄影师公推为最难拍摄的一组,拍过捕鱼的朋友,特别是以此专题参赛的朋友可以做一参考。在我整理片子的时候,就曾对一组画面极美的捕鱼深表了遗憾:烟雾朦胧、水面波澜不惊、一艘小舟、一张忽张忽收的渔网……可惜的是一组数幅,全是一个景,除了网开网收外几乎没有其它变化,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内涵太少了,小题但没有大做。

获得终审评委特别奖的《耕》也是小题大做的典范,这一组图片来自众多的地区和时间,作者围绕传统耕作中耕田这一主题,选取了牛耕、人耕,有平坝、山地,表现了耕过的土地、耕罢回家的人与牛,视角景别也各有不同。与该组一样采取并列方式组织组照的参赛作品也很多,比如有一组把各地区的不同生活习俗罗列出来,既有藏族的喇嘛念经,又有汉族的农民耕地等等,没有一个主题贯穿,就构不成组照。再比如有一组拍摄北方冬天里农户的活动,表现传统的“猫冬”现象发生了改变,这个思路非常好,但问题是仍没有把主题做深挖,面太宽,主旨就显得不鲜明,所以选准一个小题,还要反复研究它,拍什么,怎么拍,才能做到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你的主题,并感受到你为你的主题所选取的镜头都是围绕主题的。

“漫长”的评选进行时
——评审阶段:每一组获奖图片都经过了充分的发酵


熟悉“人类贡献奖”的朋友在看到第6届年赛参赛手册时,可能都会大吃一惊,因为一贯的评审方式与结果均发生重大的变化。首先是一评定终身改为了初、复、终评,其次以往每届只有一组作品获奖大奖,这届改为每类评出一组大奖作品。

“人类贡献奖”所倡导的民俗摄影是一个新生的摄影门类,在摸索中制订规则、邀请评委、组织评选等,从以往五届的获奖作品中看,毋庸讳言有些与民俗摄影的主旨是有差距的。在三天的时间里,要求评委经过三轮捡选,从几千组作品中,评出获奖作品,不仅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在采用纸质图片参赛的时候,更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很可能会影响评委的判断力。

另外,尽管我们对评委的履历再三地斟酌,但在民俗摄影本身还处于完善的阶段,既要能够准确把握年赛宗旨,又要考虑文化背景的评审团的组成的确是十分花费心思的,有时甚至颇有摸着石头过河的状况。经过数届比赛,对于参赛者和参赛作品的整体把握有了相当的了解,可以更为从容地进行评论和遴选,从第6届年赛开始,下定决心,将一次性的评选改为分阶段评选,各阶段评选有不同的侧重,最大限度地对每一组参赛作品负责。


▲7月中旬的初评,要点在于选拔。

画面是考虑的重点之一,毕竟摄影比赛的基础不能动摇。表现事象的范围也很重要,“人类贡献奖”的导向已经显现出来,自然要对全球的文化记录担负责任,对于小国或小的文化区域给予鼓励式的表扬,可以激发当地的文化记录、传播与共享。当然,平衡是最后的协调,公平性是年赛始终追求的。于是166组提名以上奖项获得者诞生。仍然是“生活习俗”与“节日文化”两类别获奖组数最多;外国摄影师获奖比例远远高于参赛比例,达到54.82%。

依据程序,当初评结束,166组提名以上奖项诞生,协会网站要公示,习惯于公布获奖名单,为了让所有的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初评结果,忙中出错,竟把进入166组作品的作者姓名和地国籍一并公布。这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因为下一轮复评和最后的终评都应该在只看图片的情况进行,幸亏发现及时,予以纠正。可见思维定式是多么严重,稍不留意就会出纰漏。


▲8月上旬的复评,要点在于考核。

在短短两周内,突击对166组作品进行中英文互译是其基础,复评的评委首要的考虑是作品的文献价值,整组作品传达的信息量,以及文献以上奖项的文化分布。经过十年的磨练,加上评委的文化背景,以及文字说明的完备,复评一组组地细品,已经能够嗅出比赛的紧张。

复评结束后是更为紧张的筹备,一方面是网站公布带着摄影师姓名与国籍的提名奖名单,一方面是画册的编印和终评PPT的制作(初评、复评采用专门系统,终评异地举行且作品集中)。时间紧张,至多一个半月的时间,更关键的是印出的画册不能完整(大奖、终审评委特别奖要到颁奖前一天才能评出),设计了许多方案后,最后决定画册分两步走:颁奖现场用书,书后的获奖名单依“文献以上奖项”列出,供标注内容页码用,书前留空白纸一页,待评出最后奖项评定后,以不干胶形式补充;绝大部分图书待终审结束后,在单页处印刷大奖及特别奖名单,再行装订。


▲9月15日的终审,要点在于对所评出的大奖和特别奖给出具有说明力的评价。

9月15日,协会工作人员兵分两路,一路接待前来参加颁奖活动的摄影师,另一路闭门进行终审。终审的采取幻灯的形式,每组作品首先在一个屏幕展示给予评委总体印象,然后是文字说明,继而是一幅一幕的详细展示,最后再现文字与整体展示,每类别作品,依据参赛编号顺序播放,再应提议评委的要求特别回放某一组作品,供大家讨论。试举数例供参考:

人物服饰类共有9组作品获得文献以上奖项,大奖的争论在《乌珠穆沁服饰》与《立陶宛民族服饰》、《孤儿院伊斯兰学校》之间展开。《孤儿院伊斯兰学校》以其生动、真实的生活形态首先被提出,此时印度评委冷静指出:我们不能看到非常好的作品,就忘了“人类贡献奖”的评审原则是在类别下进行的,这组作品在服饰上并没有很突出的表现。他的意义得到全体的同意。关于《立陶宛民族服饰》,它的优点非常明显,干净,精到,服饰介绍完全,画面优美,但美国评委的一句话发人深省:片子很好看,但我觉得很“冷”,没有生活。这说明民俗摄影人不应该只是冷静的记录者,更应该热爱你所拍摄的人和事。最终,《乌珠穆沁服饰》以跟踪时间长,准确把握着装人生活状态与环境的关系,拔得头筹。

生活习俗类的大奖没有悬念——《湄公河危险的捕鱼》,尽管进入文献以上奖项的作品达19组。进入终审评委特别奖的生活习俗类作品最多,包括《古老的制革方法》、《采石生活》、《川南老酒坊》、《耕》。评委们认为《古老的制革方法》这一保留在摩洛哥的生产民俗至今仍完整地延续着令人惊讶;《采石生活》动人地再现着河畔的采石人的艰辛生活;《川南老酒坊》以故事的完整性和图片组织的节奏感获得评委赞赏;《耕》则是作者持之以恒地在自己设定的主题上下功夫取得特别奖。

盛宴2009
——颁奖阶段:分享是每一位民俗摄影人必须学会的


2009年9月15日至18日,是紧张、忙乱而又欢乐的日子,对于每一位亲临第6届“人类贡献奖”颁奖典礼的朋友。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贵宾、终审评委、摄影师齐聚广州:领奖、庆祝世界民俗摄影家协会的成立,更重要的是为了交流……


▲为了更多的摄影师享受分享的快乐。

熟悉“人类贡献奖”的朋友一定了解,以往每届比赛只产生1名众星拱月的大奖,那是为了以重奖打响“民俗摄影”的名号。毕竟“人类贡献奖”不只为造就比赛英雄,而是要召唤更多的人士加盟记录文化,特别是濒临消逝的各种文化事象,这可以从我们把锱铢必较地分出名次改革至取消等级奖看出来。那么民俗摄影提倡导的专题拍摄又是靠什么来体现呢,我们将每届比赛的1名大奖,改为六个专题各设1名大奖。

熟悉“人类贡献奖”的朋友更了解,以往我们的大奖和等级奖都有数额不等的奖金,的确每一位千辛万苦地拍摄到一组好的民俗图片,再重的奖励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作为主办者,我们还想得到更多,我们希望这些民俗摄影大师可以聚会在一起,讨论、交流,并把他们的经验汇聚起来,成为民俗摄影继续发展的助动力。“改变”,这一第6届年赛中始终占据要位的精神,促使我们下定决心,变奖金为机票!

把终审放在颁奖的前夕,尽管对于一系列工作模式的改变很大,对于现场工作的压力更大,但终审评委出现在颁奖现场,营造了评审者和被评审者的直接面对,使得比赛的结果经受了更多的考验,他们的交流相信也会对今后的参赛和评审,以至民俗摄影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冷静的评判者在共同的狂欢中点燃了热情,印度评委回国后,带着11岁的儿子要求共同加入世界民俗摄影家协会。

往返的交通费敦请获奖者的到来,而每类1名的大奖和尚未有定数的终审评委特别奖的额外奖金,更是神秘的礼物,甚至一位作者在确定了机票后,直截了当地说:如果我能够获得大奖,可以帮助我解决相当大的经济问题。幸运星降临,当我们看到这位相机上贴满了胶带的作者捧着大奖奖杯时,由衷替他高兴。


▲多元文化记录者分享不同文化的最佳时机。

于是,总共66位文献以上奖项的获得者从世界各地来到了颁奖现场(个别因病因事者除外),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获奖作品的幕后故事,还有他们其它的作品、未来的计划,更有各自独特的目光。他们之间有说不完的话。语言相通者也许能够更深入,年老者逐一点评年轻者的作品,从年轻人频频的点头可以看出他们的收获;即使语言不通,面对图片,摄影师们也可以通过指点,甚至在相机上调整旋钮达成默契。饭桌前、巴士上随时随地的狂欢更是他们表达对生活热爱的方式,让人们相信只有这种时刻愿意并能够调动自己去体验、去感同身受的能力,才能够拍出好的图片。

不仅他们来了,还带来了他们的母亲、丈夫、妻子、女儿,甚至兄弟、同事。阿塞拜疆的美女获奖者的母亲始终陪伴在女儿身边,不时地端着相机为女儿留下将来回忆的镜头;西班牙获奖者的太太是位日本人,某天在酒店大堂集合时,她突然指着促销月饼的易拉宝上的两个字,原来她在“中秋月饼”中看到了她的名字“秋月”;采访中希腊的获奖者找不到了,我正与翻译讨论他可能在哪里,翻译忽然回头:你懂中文?原来陪同父亲来领奖的女儿告诉其他的外国摄影师:他们在说我的爸爸。荣誉、快乐、“人类贡献奖”会随着他们传播世界,不仅在摄影的圈子里。

分享不仅在获奖者之间,拍摄潮汕独特民俗——哭鱼的作者在赴广州领奖前,特地到海边,告诉他镜头中的渔民,拍摄他们捕鱼的相片在比赛中获奖了。这样的摄影师与被摄人的关系仿佛只有民俗摄影才有,突发新闻的摄影师几乎不与对象交流,而风光摄影中的对象大多是陪衬。只有民俗摄影因为特殊的拍摄要求,比如了解民俗,比如追踪多年等等,许多民俗摄影人都能够与他的拍摄对象成为好友。前述的那位获奖者从渔民那里得到的反馈让人心痛:“今后再也见不到这种传统的捕鱼了,今年总是捕不到鱼,我们年龄也大了,没有年轻人接班。”此语不仅让作者庆幸自己的及时记录,更可以帮助所有民俗摄影人增强紧迫责任感。


▲让获奖作品集循着文化的思路。

所有的摄影比赛的获奖作品集都是大奖在前,依次排列一等奖、二等奖,金奖、银奖……“人类贡献奖”也曾经如此,所有的获奖作品集的阅读者也习惯于此。然而我们一直觉得我们的获奖作品集应该有更大的阅读可能性,开始进行改革的尝试是在类别的一等奖后跟随相同拍摄地区的其它获奖作品,而不再跟随二等奖、三等奖,HPA2009年获奖作品集则彻底打破了奖项的束缚,每个类别均依文化区域排列。

目前我们采用的文化区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无形遗产所属区划相同:阿拉伯国家(Arab States)、非洲(Africa)、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Latin America & Caribbean)、欧洲和北美洲(Europe & North America)、亚洲和太平洋地区(Asia & the Pacific),与习惯性的洲际有所区别,它更注意文化上的归属。比如,阿拉伯国家来自北非和阿拉伯半岛,而欧洲和北美洲只只涵盖了北美洲的加大拿和美国,如此等等,除大区域依上列顺序排列外,各区域内大体依从东向西、由北向南的原则排序。同时在书前、书后的获奖名单中,又依获奖名次、摄影师姓名等顺序列表,标注作品页码,方便查看。

为了尽可能地表现本届“人类贡献奖”年赛获奖作品在文化上的价值,让受众最大限度地扩张,包括有志于今后的参赛者、文化遗产的研究者、关注民俗活动的各界人士,甚至普通的旅游、民俗文化爱好者……除了编排顺序的调整外,我们还对获奖作品的文字进行了统一的编辑,配合获奖作者的图片,提供整体的文化背景,与之相应的是我们对组照标题的修订。比如,有一组作者名之为《最好的衣服》的作品获得了人物服饰类文献奖,在编辑获奖作品集时,根据作者的描述,更名为《最漂亮的蒂夫族服饰》,标志出它的民族性;再有一组作者名之为《湘中民居》的作品获得了终审评委特别奖,在获奖作品集中被更名为《建筑木结构住房》,突出作品重点在于记录木结构住房的建筑过程,而非湖南中部的民居特色。

本届获奖作品集共收录提名以上奖项共计166组1600余幅图片,50多个国家的民俗事象,来自40多个国家的摄影师贡献了他们的独特视角。如此众多的图片,再加上突出民俗摄影特色的文字(而非仅仅标题),容量是相当大的。如果采用铜版纸、精美大图的传统制作思路,大家都能相像出其厚、其重,还有其价格,若不在此方面“瘦身”,我们牺牲的只能图片和文字。于是“人类贡献奖”创办六届以来,第一次尝试使用轻型纸,相信这种环境友好型的纸张,既能够满足自身的需要,也对地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无论什么比赛不能够进入决赛的参赛者都占了绝大多数,许多HPA的参赛者都表示过:重在参与,重在学习。是不是没有获得名次的参赛作品就像大家认为的那样毫无价值呢,经常听说参赛作品被丢弃。这一问题我们强调过许多次:比赛只是我们的手段,更重要的目标是集合成一个世界民俗图库,以上列举的参赛作品无一不是其中的一员,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一员。

试想您的记录虽然不能尽善尽美,但可能是最后或者唯一的一次记录。换句话说,所有的民俗记录都是有价值的。再进一步,越来越多的参赛者了解了进入世界民俗图库的每一幅“人类贡献奖”的参赛图片,除属于自己编辑的一组之外,还有众多的解读可能,以这样的高度看待自己的作品,无论在时间的纵向上还是在空间的横向上都为摄影师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这是“人类贡献奖”推广十年来的最大成就之一。


在线客服
    HPA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