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中文
  • ENGLISH
  • AA+
当前位置:首页>赛事资讯>HPA2013

回望历届“人类贡献奖”年赛

发布时间:2012-09-15    点击数:3455

HPA2013到来之际回望第1-7届“人类贡献奖”年赛(HPA1998-2011)


转眼间第8届“人类贡献奖”年赛(HPA2013)就要开始征稿了,猛想起上一届的任务还差了一项未了结:从第2届(我介入的第1届)开始每届一篇的所谓“评论”!记得去年底HPA2011杂务基本“落听”后拟过一个提纲的,但刨遍了旧文档也没找到,只好重打锣鼓另开张了。

为避免炒冷饭,先把从2000年开始撰写的5篇赛评重读一下,除了感叹时间飞逝,也看到有些内容已经过时,比如纸质投稿时代的规范,不过,大多数内容仍可供参赛者参考。所以建议读过本文后或前,也请浏览其它的赛评,即使以往读过,重温对参赛亦不无帮助和启发。

第6届“人类贡献奖”年赛的报告

关于第5届年赛参赛与评审的观察

第4届“人类贡献奖”年赛三论

“人类贡献奖”走向国际品牌(HPA2002的评论)

留给世界的珍贵遗产(HPA2000的评论)

旧文广告至此,下面是新写的,而且是在第7届“人类贡献奖”年赛(HPA2011)完成了一年之后。经过时间淘洗之后留在脑子里的,不再是仅仅的HPA2011,而是关乎从第1届开始的“人类贡献奖”年赛。


改变的跨度

如果以设想为开始,“人类贡献奖”年赛可以与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并肩;如果以第1届正式征稿的起始日前策划算,“人类贡献奖”年赛满15年了。诸如多少国家参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了啥荣誉、国外摄影师参赛获奖比率之类的,留给宣传文章统计,从赛制上先来看这个表格:

 

征稿形式

类别设置

奖项安排

评审方式

HPA1998

纸质/幻灯

4-12/

人物服饰、民居建筑、

生活方式、节日文化、

饮食文化、宗教文化、

人生礼仪、文体游艺、

综合

大奖1名、等级奖(各类1-3等奖各1名)、提名奖

1个评审团三轮评选

HPA2000

6-12/

同上

等级奖(各类1-6等奖各1名)

同上

HPA2002

同上

人物服饰、建筑文化、

生活习俗、节日文化、

文体游艺、综合

增奖文献奖

同上

HPA2004

不收幻灯片

人物服饰、建筑文化、

生活习俗、节日文化、

文体游艺、传统礼仪

等级奖(各类1-3等奖各1-3名)、增设评审团主席奖(只此一届)

同上

HPA2006

同上

同上

取消提名奖

同上

HPA2009

可送光盘

同上

大奖各类1名、取消等级奖、恢复提名奖、增设终审评委特别奖

初评、复评、终审

HPA2011

网络,8-12/

同上

同上

同上


“改变”是“人类贡献奖”年赛的主旋律!Why?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

征稿形式自不待言,跟上技术发展而已,不过民俗摄影从一开始就不仅仅窃喜于林林总总的手段革命,而是在不少摄影师表现出高傲的正统或动摇的接受时大张旗鼓地欢迎。有次,我冒进地建议:咱只收彩色照片如何?理由:生活本来就是彩色的,黑白不是减小了内容的信息量吗?众所周知,至今这只是个冒进的想法,“人类贡献奖”年赛愿意最大程度地调和内容与形式、客观的生活与摄影师的表达。

每组幅数是一个附带的小问题,变化似乎不大,但随着网络的介入尺度一定会放宽,况且故事性也有这个要求,不过,在动态影像日益普及的今天,您是不是也开始怀念精妙绝仑的瞬间?在动辄成千上百张电子图片的时代,您是不是也开始怀念字斟句酌的凝练?

类别设置、评审方式与奖项安排则是专业化的要求和具体操作的考虑。什么是专业化,非纯民俗亦非纯摄影,而介于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头两届比赛9个类别有点跟着民俗学分类走,突显与摄影的区别,后来发现难:投稿人认知不足、各类比重失调、评审太过麻烦……还得走中庸之道,从第3届走归并为6类,到第4届又取消了综合类,堵住投稿人的懒惰。

写在历届章程里的“摄影技艺、文献史料价值及拍摄难度三方面综合水平较高”,曾引起历届评委热烈的孰先孰后的讨论,尤其是前两项。如同不能靠度量衡来确认的奥林匹克项目一样,每届评选都会有被热议的几组,没办法,谁让“人类贡献奖”年赛选择了自己走一条路呢。也正是因为开创性,且又是中国人主办(又是一个没办法,我们的话语权有限啊),评审方式坚持5届没有改变:由七或九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摄影师、图片编辑、民俗学家等组成的国际评审团,经过三轮筛选,一审到底,这既是成熟一套思路的经验积累,也背书了比赛的公平公正。

最开始设计的比赛跟着别人学,一等奖、二等奖,后来甚至到了六等奖,但内容上千姿百态的参赛作品又让评委们难以细化量化,于是改,先把六等奖各1名,改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继而干脆取消等级奖。文献奖是“人类贡献奖”年赛的首创,原意是想取代提名奖,因为想创造不同与塑造比赛英雄的普通比赛氛围,但只试行了一届,发现提名奖仍是可以界定参赛作品级别的好奖项,重新恢复之后,给予了新的定位。

总之,“改变”的一以贯之,证明了“人类贡献奖”年赛的成长与发展,从总结经验到创造经验。也许在十届甚至更多届以后,“人类贡献奖”年赛成为了个有资本可保守的业内龙头,不过,即使到那时,客观环境还不一定变成什么样儿呢。


坚持的力量

上文说“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人类贡献奖”年赛之所以还是它,确是有所坚持。除了宣传所言的高度,我们来看最基本的独到之处。

一曰民俗。民俗摄影,今天没有什么新鲜,但15年前这是个新词儿。经过15年,无数拿着相机实践或者不拿相机指点的当局者和旁观者的共同努力,民俗摄影仍然没有自己的研究范围、方法论,甚至尚未得出一个共识的定义。但是,不能否定正是这在一片荒原上的开辟,总会有所收获,虽然略显粗放了一些,甚至有时还会突入(或者被认为是侵犯)了别人的领地。坚持的理由:在摄影的许多层面上只取这一杯羹,因为我们知道它的美味。

二曰组照。多数摄影比赛都是以单幅为主(当然,更大多数只收单幅),组照是后加的或为辅的,只有“人类贡献奖”年赛从一创立至今都只收组照(当然,在每组的幅数上有所调整)。所以人家夸赞自己收了多少多少幅图片时,我们说“组”已经吃很大亏了,遑论因为组照的难度几何基数大于单幅吓退了更多的想参赛者。坚持的理由:我们要民俗图片,能把一组民俗事象说明白的图片,而非民俗意味或趣味的图片。

三曰国际。“人类贡献奖”年赛的全称除了包括“民俗摄影”,还有“国际”这两个字。曾经依照WPP的“荷赛”别名,“人类贡献奖”年赛叫过一两年“华赛”,不过很快便因希望坚持更宽大的共通性、更宽厚的共容性而抛弃了。也许你赞成或反对“普世性”这样的表述,但其所不能概括的理想、实践从来都存在着,不能视而不见,在“人类贡献奖”年赛类别的范围内,你的视角和记录都得到尊重。坚持的理由:我们要持续不断地汇集不同文化的民俗图片,供欣赏、研究、保存,而不为攒个事、宣个传。

Who?我是谁?这正是要坚守的。高处不胜寒吗?真的有一点,“回也不改其乐”,这来自坚持的力量,足可让人钦佩,也可以让人体会为了这坚持,不断出现的上述那些“改变”。


参赛的实务

写完前两部分“为什么有那么多改变”和“我是谁”之后,想起了著名的新闻报道要素5个W和1个H(其实叫6个W,对于外语水平停留在只识得几个词的我等来说更方便些),貌似可以借来一用。看看余下的When?Where?What?How?我们可以解释为:何时拍?在哪儿拍?拍什么?怎么拍?这是关于参赛实务的。

何时拍?在哪儿拍?

近日看到一本书,《一站一坐一生——一个中国人62年的影像志》,附录中人类学博士覃慧宁的《回首已是百年身》有一段评论民俗摄影的文字:中国近十多年涌现出的大量“民俗摄影”,是社会大众逐渐意识到拍照具有的定格、记录民间生活、民间历史的功能及价值之后,一些摄影师直接深入现代社会各个角落,寻找边缘群体、乡土面孔、民间风俗活动,在与各阶层——尤其是底层民众的互动中,记录他们的影像。民俗摄影家对何为“民族”、“民俗”、“乡土”、“底层”,各有主观的阐释与实践,每逢传统节庆,携着专业摄影器材、背着大小摄影包的拍摄者几乎已经成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或乡土气息浓郁地带的一景。

毫无疑问,覃博士对民俗摄影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的民俗摄影人(即他所说的民俗摄影家)的活动,对此,我多少有些堪忧的观感。引文中点到的拍摄时间“传统节庆”和拍摄地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或乡土气息浓郁地带”,恰巧说明当下民俗摄影“何时拍?在哪儿拍?”的困境。看一下自己,看一下身边的朋友,一提民俗摄影是不是都作“老少边穷”想?拿出来的民俗片里是不是经常“捎”上了认识与不认识的“同道”(镜头躲不开呀)?这都是没有闹明白“何时拍?在哪儿拍?”的问题。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成立18年了,虽然承认民俗摄影是个新门类,还有很多探讨的可能,但就指导建议而言,一贯强调的是“记录身边的文化”。试想,但凡有大场面的重大事件,有多少人惦记,所谓狼多肉少啊(这还算不错,现在为了提供方便人家还把表演送到家门口,如此的“民俗摄影”价值几乎为零了),但您的身边呢?随时发生的事情呢?保准独到,关键是你有否深入挖掘的眼光和持之以恒的态度。可惜能够坚持这条建议者太少了,所谓“和之者寡”,大抵是因为习惯思维始终左右着最大多数的民俗摄影人,也就无怪乎理论家们对民俗摄影不客气的评价了。


拍什么?

1846年,十九世纪中叶,英国人首创Folklore一词,中国人译为“民俗学”。这是用现代方法研究民俗的开始,实际上各国关于此类的学问都源远流长。无论由产业革命催生的现代民俗学,还是采风观俗的中国传统民俗记载,都是前辈研究者文化自觉的产物,他们的精神是今天的“民俗摄影”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拍什么”的最根本性的指导。

“记录身边的文化”,这条建议是把过于理论化的表述更直白地说出来。“文化”都包括哪些?研究者们给出了各个版本的理论指导,然而与人类的产生与发展共存的民俗本身,远远溢出民俗学圈定的条条框框。所以我以为,诞生于二十世纪末的民俗摄影根本就不要局限于过于严苛的规范与自律,坦然承认自己的跨学科性,换句话说,在今天物质、生活所展现的社会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民俗摄影人的视野应该更为开阔。

你的选择无数,但并非无度,民俗事象万千,也要靠你认知他的头脑去辨识与排列。还记得二十世纪初一位法国的银行家阿贝尔·肯恩吗?他以自己的家产资助法国大中学的年轻教师及师范院校的大学毕业生走遍五十多个国家进行拍摄,建立地球档案。为什么选择这些人?因为他要保证他的档案有文献性,关键的一条是拍回去的东西都应该是什么?在这一点上我们真应该向西方人好好学习,尽管可能刻板,但按严格的方法去做,工作起来事半功倍,不浪费有效率。

中国人喜欢打会战,全民皆兵,就比如民俗摄影,拿起相机就拍,当然在实践中总会有人脱颖而出记录下有文献性的图片,但这是建立在多数人“牺牲”的基础上。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学习,摄影的基本技艺或者都已经掌握了,如何运用到民俗摄影中来,恶补的无非是民俗知识与理论。

现在民俗时髦,图文书时髦,很多观念似是而非的信息多如牛毛,但建议能够读一两册非常“正统”的民俗学,看看最基本的,诸如民俗的内涵外延、分类法。有了这个基础,无论你是单兵作战,还是参与大兵团会战,你都会在第一时间判断哪些东西是最有价值记录下来的,如果你再了解目前民俗摄影的发展现状,你更会知道哪些东西已经拍滥了,而哪些东西还根本没人注意(可以肯定的是有非常多的东西还处于这个阶段),文献就会在你的手下诞生。  

怎么拍?

这多少是个技术性的问题,各人会有各人的路数,但无非是平衡技术、记录的关系,同时编辑组照也越来越重要了。从未有人说过技术不重要,即使我这样的摄影门外汉,但在整体征稿中,的确会常常让我大摇其头。原因,我想有二,首先这不是一个专业人士的俱乐部,因为我们知道专业人士的精力和经历,远远不及我们收纳庞杂民俗事象的野心;其次一些专业人士片面地理解了比赛的要求,忽略了结构精致、语言生动而有言之有物的美文打动人的力度远超过普通的说明文这一基本事实。

不讳言每届比赛中都有连焦都没对准的片子,这在其它大赛里不常见吧?但就像参与某一届比赛评选的记者一样,如果你看过全部作品,当大奖候选作品排列出来等待终审评委的时候,你的眼前肯定会一亮。换句话说,比赛真没有埋没有技术含量的片子!

至关重要的是如何把你掌握的技术运用于记录。民俗本身是不断复制的,你拍了,别人也可以拍(好处是这次没有拍发,回家总结经验下次再来拍),不像创意比赛,比的是你与别人不同的想法,这个时候除了你的独特着眼点之外,就要看你使用技术的能力了,有的片子就是养眼,就是有冲击力,就是角度刁……这可不是一日之功。

组照其实比单幅来得轻松,可能有不少人这样想,因为如果是单幅赛,你就一定要精益求精地选一张挑不出任何毛病的图片,最后看来看去,张张都有点小问题。组照则不然,可以藏拙,而且现在数码了,拍得多选着也方便。你考虑到我们读图人的感受吗:比如张张精彩,会不会给人审美疲劳?比如故事完整但平铺直叙(一个角度一个景别),让人看着犯困?


感谢您跟着我重新走了一趟“人类贡献奖”年赛的历程,可能对于数码相机导出过瘾“咔嚓”、一指轻按“发稿”来说,有些沉重和饶舌,但深度了解后的认同,肯定会有助于您选择图片、组织图片,参加比赛、赢得比赛。另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您拿出时间潜心研讨,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每每一谈年赛,必叫大家看协会网站之民俗图库(HPA1998-2011共1023组获奖作品),因为上述的问题都可以从中去揣摩、分析,继而举一反三。第8届“人类贡献奖”年赛(HPA2013)期待您!

在线客服
    HPA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