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中文
  • ENGLISH
  • AA+
当前位置:首页>赛事资讯>HPA2013

初评笔记(二)怎么干活儿?

发布时间:2013-07-12    点击数:2542

第一次初评交到工作组手中,压力巨大。虽然目睹了历届评委的工作经历,但深知就个人而言,无论学养、经验都难以企及。不过让我们自信的是:作为一个团体,始终参与在民俗摄影的活动中,了解民俗摄影理念与民俗摄影人,选出一个最能代表民俗摄影的群体——记录奖(顶级的奖项还要寄望资深的评委们),是当仁不让的。

只有信念是不够的,还要有程序上的保证,毕竟我们面对6969,这么一个庞大的数字。任何的比赛都不可能没有“冤死的鬼”,但要把失误降至最低是共同的追求,我们也不例外,这一追求的保证就是程序的制定与执行。

往届的评委采用的是选拔制,手里拿着的各色扣子,是投向自己中意的组照的。但工作则谦虚地采用了淘汰制(注意:此“淘汰”非彼“淘汰”,我们坚持说“民俗摄影没有废片”),而且还分轮淘汰,就是千方百计地把每一组百分之一的特色、亮点留下来,再比较。

比如“表演民俗”,最先淘汰的是中太过做作的,之后还要考虑该类民俗是否非表演而无法记录(真的在不久前已然绝迹)、记录的过程是否完整、有没有拍摄的技巧、拍摄者的功力体现出来了吗(有些图片真是把作者技术的编辑的缺陷都暴露出来,这是组照的残酷)……

再比如同题材的参赛组照,集中展示,充分考虑其地域的分布、故事的连惯性、镜头的表现力,还有以往历届同题材的参考……实在可惜的,我们还会使用“复活”牌,那就是离开评审后台,查看作者,因为我们大张旗鼓地表彰“本土人照本土事”,在初评的最初阶段,在难分伯仲的情况下,特别授权处理。

最后说一点,活干得“累”的原因还在于不少作者给我们设的障碍,组图说明可以写200字,多了可以上传原文。有人懒了,空着组图说明,直接上传。我们去找原文,里面只有三五行字。不能保证后续评委继续我们的耐心,因为他们的时间有限,吃亏的还原作者啊。

如此干活很繁琐、很笨、很吃力,但个人感受,在这两个月中,天天如沐春风,一组一组地读,惊讶于从未听闻过的民俗,感叹于由青萍之末而洞悉进而展现梢杀林莽之势的摄影师们的功力。

在线客服
    HPA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