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中文
  • ENGLISH
  • AA+
当前位置:首页>赛事资讯>HPA2013

初评笔记(十一)题材去哪里找?

发布时间:2013-08-13    点击数:2677

记得前面谈标题、题目时说过,提到过许多人喜欢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出来,貌似可以给自己的组照加加份量。对此我们不禁问:民俗摄影就只能在遗产项目里做文章吗?换句话说:题材去哪里找?答案绝不应该是从国家级、到省级、到市级(不知道还有没有县区级)的遗产名录,而是生活。

先举个远的例子,本届(也可以向往届获奖作品求证)欧洲人仍然拍来了大量本土民俗活动,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在内容上,特别宗教源头上相似度很高,形式也一样——游行,让人感叹:欧洲的民俗活动“乏善可陈”呀。但是细读之下,你会发现,每一组图片都有可圈点之处,在不经意之中流露出拍摄者与活动的血肉情感(也包括欧洲整体的摄影素质较高,拍得抓人)。

再举个咱中国的例子,有一组迷笛节的作品进入了复评,而林林总总各地的非物质文化节都出了。何谓“迷笛节”?别看活动场面热烈,不算大众;出现也不过十来年,但它确确实实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这些能够从图片中的人物形态中读出来。而那些文化节呢,即使表演者穿着自己的漂亮衣裙,也并不在需要的时间与地点,在大背板、大横幅下,演示给别人看……

“人类贡献奖”年赛越是“门槛低”,就越能够集思广益,即使没有获奖的机会,也有不少人为之贡献了独特的视角。比如,大牌的摄影师,喜欢抓拍抬阁飘色的动感、色彩,而亲身参与者能够拍到它的筹备过程。还有人注意到“剪彩”这种习俗,想想真值得深入挖掘一下;一位外国人拍了一组“中国式旅游”,我们身在其中,社会上也颇多议论,可为什么没有拍呢?

在线客服
    HPA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