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中文
  • ENGLISH
  • AA+
当前位置:首页>赛事资讯>HPA2013

初评笔记(十四)谈谈记录者的位置

发布时间:2013-08-15    点击数:2653

说了怎么开展的评审,谈了类别题材的种种情形,最后斗胆论论咱们记录者。摄影人的修养,甚至民俗摄影人的修养,我们不谈这些大的原则,还是秉承一贯的风格说点细节吧。如题“记录者的位置”,发几点感慨。

一是视角,我们端起相机,聚集我们的拍摄对象时,你站(或蹲、趴、躺……)在哪儿?同样的事象要拍得好,就要取到别人想到的角度,而如何找到这个角度,既是摄影基本功的体现,更是对事象理解深度的考验。有一组拍农民种稻子的组照,把一组照片放在一个页面上,不禁哑然失笑:从育秧直到收割,这位仁兄一直站在田埂上啊!

二是态度,我们如何看待、对待我们的拍摄对象?春节前在微博上看到一幅华北农村祭祖的照片,问他为什么不拍一组,答曰不好拍,这是从内心尊重被摄者,没有高人一等的观察者心态。这正是民俗摄影生存最广阔的基础。虽然作为一位民俗摄影人总是要力图去记录,我听过的“我拍了发表了促进你们这里旅游”的态度实在太过恶劣,用什么样的理由去说服和感动拍摄对象,体现了记录者态度。

三是自觉,我们以民俗摄影为前提,除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更要了解自己的价值是如何体现的。无意中看到一条社会轶闻:伴娘索要开门费,即使当时凑不出来的新郎提出后续的补救不肯给面子。新郎一怒带着迎亲车队离开,新娘只好自己打车赶到酒店。这个故事说明:现代人对传统的传统的习俗并不真懂,没明白发乎情止乎礼,这不正是民俗摄影要挖掘的吗?不正是民俗摄影介入、影响社会的路径吗?

最后,参加比赛的记录者还要记得,在组织参赛图片时,尤其不能那么随意,运动员遇到比赛叫什么,紧张起来!调动自己的精神去迎接挑战,要好上加好。您细想想您送的三组作品,最多一共42幅,有否凑数的,有否自己都不觉得出色的?为什么一人只能送三组作品,而不是多多益善呢?记录者是“人类贡献奖”年赛最具价值的所在,真心希望亲们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

在线客服
    HPA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