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中文
  • ENGLISH
  • AA+
当前位置:首页>赛事资讯>HPA2013

赛事过眼录(十二)玩儿个花活,起个俏名儿。

发布时间:2013-03-14    点击数:2788

“玩儿个花活”,是个褒贬参半的词儿。用个不一样的视角、手法,的确能让人眼前一亮,驳个上位,用在比赛中是非常聪明的。今年(2012)在电视台看到“爱存不存”的广告:“同鼓舞……”,就想2006年第5届年赛的文献奖《鼓韵

HPA5-0714ED-鼓韵05.jpg

HPA5-0714ED-鼓韵09.jpg

一般来说,动态的影像会比静态的图片更有感染力,特别是广告片,但我敢说那部“同鼓舞”的广告片,绝没有这一组《鼓韵》打动人。这组图片作者的诉求比较简单,所以在捕捉击鼓的动态和击鼓人的神态上下足了功夫(作者聪明地把这一组投到了文体游艺类下,切题又占了图片较少的便宜)。

想想我们国内的作者往往喜欢记述某类人的一天,比如乡村戏班,从早出发到晚收工,化妆、上台、吃饭、打电话、织毛活儿、睡觉,等等,肯定不如这一组好看,对吧?所以说“简单即美”。其实了解这一点的国人也有,举一个年轻的获奖者的例子,他的《辩经》(第7届文献奖)抛开宗教仪轨的繁杂(声明一下:我还是非常希望有作者能够从这个角度记录一下辩经的),像《鼓韵》一样关注辩经人的神态、动感,而他使用的一个“异样”的镜头,从头至尾,成为自己鲜明的特色,非常抢眼。

HPA7FD-5097-辩经04.JPG

HPA7FD-5097-辩经07.JPG

在拍摄手法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形成了路数,肯定很诱人。比如第6届人物服饰类大奖《乌珠穆沁服饰》、终审评委特别奖《立陶宛民族服装》(在未完成终审时制作的画册被选为封面)。

HPA6AG-1249A-乌珠穆沁服饰08.jpg

HPA6AS-0172A-立陶宛民族服装02.jpg

毫无疑问,这都是摆拍,强调民俗摄影纪实性的观点不大认同,但联想到刚刚消逝的文化现象,希望有个图片的记录,又不能不对《靰鞡》(第2届人物服饰一等奖)表示欢迎。

HPA2-1060A1-靰鞡BP08.jpg

借机表达一下私见:如果不断地重复,而且目的是取悦旅游者,应视为民俗表演,记录的意义就不大了。

以上,我想称之为民俗摄影的“多样性的拍摄”,毕竟民俗摄影是一个新生的门类,呈现出开放性有助于自身的演进,但是就整体而言,写实的重要与主导还是应该放在首位。

我们常说,民俗摄影更主要的目的是记录文化,而记录的目的呢则是保存文化。这就要求主流的或多数的民俗摄影人把拍摄对象放在比自己重要的位置上。重要的几条无非:拍摄的是什么,怎么个过程,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对错、优劣等首先判断,也不需要悲伤、喜庆等纯情绪的突显。

除了图片本身,再说个“起名儿”的小问题。虽然说创作嘛,都凝聚着创作者的无限心血,最后(当然也可能在最初)要起个响亮的名字是相当可以理解的,而且这也是创作者的自由。如果说从受众的角度给出一些建议呢,也许不那么深切地爱,多些客观,权当是旁观者清吧。

标题应该让人提纲挈领领会内容,尤其是“人类贡献奖”,你的作品是一份档案呀,更需要朴实,所以私心很不喜欢那些“诗意”的标题。比如第4届提名奖《以国家的名义》,如果光看标题,完全是一头雾水,细读图片,才知道是印度尼西亚的一项风俗《爬槟榔树比赛》,不过是在国庆节的时候举行的。

HPA4-0096DN-爬槟榔树比赛09.jpg

 

HPA4-0096DN-爬槟榔树比赛08.jpg

这样的情况,很有一些代表性,只是现在一时记不起来,可能有些获奖者发现,是因为我们在编辑时改动了标题。

还有另一个极端——太过老实。喜欢用最后的**这样的标题。第4届文献奖《最后的连家船》、大奖《中国私塾教育的最后遗存

HPA4-0331CD-最后的连家船04.jpg

HPA4-1115ET-中国私塾教育的最后遗存BP4.jpg

第5届大奖《秘密森林里最后的母系氏族》、第6届提名奖《最后的锔匠》……

HPA5-0970CT-秘密森林里最后的母系氏族BP03.jpg

HPA6EN-0413E-最后的锔匠04.jpg

看似紧扣着“抢救性记录”的比赛宗旨,过多地带出了情绪,记录的客观性稍欠。你瞧,连发动大伙来写的“百度百科”不还有条文上的“不加形容词”的要求呢吗?我们在用图片做学问时,是否也应该奔着这个方向去呢?

最后声明:标题的意见与建议,仅为个见,不代表评委会忽视该组图片,它们的获奖就完全地证明了这一点。

在线客服
    HPA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