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中文
  • ENGLISH
  • AA+
当前位置:首页>赛事资讯>HPA2015

内容为王(一、二、三、四、五)

发布时间:2014-12-18    点击数:3869

      过往,我的日程都是在每届比赛结束,开始思考并撰写一篇总结文字。但HPA2011空缺了,于是HPA2013征稿开始后才补写。不过如此一来,倒感觉时间点比较恰当,对投稿的朋友有些帮助。所以,惯例就改了。这不,又到了HPA2015,让我们来回顾一下HPA2013,思考一下新一届的投稿方向。

      不知道您是怎样,我在写本文前,把以往历届的文字都重读了一遍,省得说车轱辘话,耽误大家的阅读时间。那么,您呢?在参赛HPA2015之前,是不是要多了解一下这个比赛的历史呢?诸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类的古话,貌似都教导我们不要浑浑噩噩、误打误撞。

      读我写过的文字,当然是一个方法。这么说,有点做广告的嫌疑,那么我就另写一篇广告词,到时候直接做了链接,提供给有需要的人。另一个方法,虽然有些笨,但却是最实在,最感性,最能激发灵感的,那就是看历届的作品!您肯定一笑:颁奖一结束就看啦!不过,是不是只把目光放在大奖、一等奖等顶着头衔的图片上了呢?

      是的,谁都会对漂亮的、冲击力强的图片多看两眼。就算把比赛当成工作的我们都不能否认,每届比赛之后,看得最多的都是获奖作品,尽管有空或有需要翻看未获奖作品时常常伴随着小激动并有遗珠之恨。的确,也赖我们没有能力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图片,HPA2013有了500记录奖,视野一下子扩大了,有木有?

      (一)   何谓“内容为王” 
      “内容为王”这个词组的最初意义似乎离我们的讨论远了一点,它是由Viacom公司的老板SumnerRedstone(中文译作“雷石东”)创造的。雷老先生是标榜自己的公司在业界以“内容提供商”著称。我们熟悉的《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等作品便出自其子公司,足以印证“内容为王”的口号吧?

      当然今天快速发展的传媒业,不少人拒绝认同“内容”了,理由也很简单:受众接受才是最重要的,微博、微信一刷,信息量足够了,谁还找你的“好”内容去?殊不知,雷老先生从来不放松整合渠道呀,人家有广播、电视、网络,才说最根本的是什么。

      我们不想讨论内容与受众、内容与渠道,只是借用“内容为王”这个词组,说明一下“人类贡献奖”年赛看中的“核心”,不是新闻性,时效性在这里排不上号;不是创意比赛,不评比概念。我们要什么?就是这个词“内容”!

      如果从“内容与形式”或者“所指与能指”这样的概念出发,每一幅图片都是有内容的,所以我们要给“内容”一个定位,而恰恰不同的定位,来自发起者的期待与追求,比如“荷赛”,或者现在希望表达的中国人创办的“华赛”。顺便说一句,最初“人类贡献奖”年赛也曾用过这词儿,有第一二届的文章为证,不过后来没有叫响。如果我们酸酸地说一句:是自己不再用了,因为“内容”大不同,没有可比性。您信吗?

      与众不同的内容,体现着比赛的价值,“人类贡献奖”年赛一路走下来,从投稿至获奖作品的呈现,从参赛作者到评委认知,的确是越来越不同于其它比赛,它的独特味道正在被品尝出来。


      (二)  HPA的“内容”为何 
      我们说的“内容”是什么,这是一个老生常谈,无非“民俗”两字。粗略一想,遍地都是,但真拿起相机时,又不知何处着眼、取景、按快门了,或者一通扫街,如何取舍?这是参赛者的问题,也是我们不断问自己的,在每一届的来稿中,我们也在不断丰富这一概念。

      从狭义的角度说来,“民俗”的专业性可以蛮强的。比如纯粹的“民间性”,完全可以排斥掉皇家甚至达官贵人的旨趣,这是最初研究民俗的学者们坚守的。再比如“传承性”,把目光回溯致若干年甚至若干代之前,即使看眼前也只关注若干年甚至若干代之前存在的流变。

      当“民俗”走出“民俗学者”,当“民俗研究”拓展成“民俗记录”,“人类贡献奖”年赛应该明确给出一更为广义的“民俗”概念。一则等级阶级之类的划分被平等的观念所取代,即使还有残留,跨界的交流与影响也使之难以纯粹,二则时代变了,新事物的出现频率加快,同时消逝的速度也在加快。具体的例子,人人都可以举出几个。

      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人类贡献奖”年赛的“内容”是庞杂的,更像是一堆原始的资料,这才是本来的样子,“民俗”本来就是太过庞杂的许多“东西”,没有人为了理论而生活,不是吗?其实,就连民俗学家都难以给出概括的定义,遑论我辈,所以在征稿类别里,你可以看到,许多是举例法:“最寻常的日常起居习惯,比如饮食方式、食品制作,比如清洁方式与禁忌;不同地区的生态意识、教育形态、民间医药等”。

      还记得若干年前,福特基金会把傻瓜相机和胶卷发给云南的农妇,然后收集全部的胶卷,编辑成的展览吗?很多人都说很有启发,原因就在于,毕竟摄影师的人数少、圈子小,很需要野地里蓬勃的生机带来的刺激。这也是“人类贡献奖”年赛最为看重的,你不是蜗居在都市一角的高冷大家,而是有着生活热度的普通人,在你的身上,你的身边每天都流淌着无数有趣的琐碎,它们就是一颗颗珍珠。

      不仅仅是每一个内容,对“人类贡献奖”年赛是重要的,我们对内容的丰富性更为看重,期待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以及不同视角的记录者和他们的记录成果,这一点,也构成“内容为王”的内涵之一。


      (三)   在赛制上贯彻“内容为王” 
      写过若干次赛制的解释了,在长达16年九届的“人类贡献奖”年赛履历中。回过头来看,每次赛制的修订都是本着一个原则——内容为王。比如从第1届的4幅即可成组,到现在的8幅,那是为了把一个故事讲得更详尽更深入;再比如“等级奖”在坚持了五届之后,终于败给了第3届小心翼翼地现身的“文献奖”,就是为了表明我们不舍得这个比赛琳琅满目的故事生硬地塞在毫无意义的数字化的名次之下。

      一以贯之的“内容为王”在第9届“人类贡献奖”年赛又带来了哪些新赛制需要参与者关注呢?

      首先,是从第8届年赛开始的“记录奖”,坚持以500组的大容量,体现比赛对内容的渴求!在2014年6月第8届年赛的颁奖典礼上,我们说,曾经有人质疑过如此之大的获奖数量会稀释奖项的含金量,但从未有一个场域集中了如此丰富的文化事象,这就是我们寤寐求之的结果。

      其次,你看到继第4届以来保持了五届未动的征稿类别,又一次较大程度地变化了吗?被取消的类别是“文体游艺”,它几乎是唯一从第1届比赛就未变过名称的类别,但又永远是投稿量最少的类别。这说明我们的类别设置在对应参赛者记录内容上还有不尽如意的地方,取消它但要为它的内容找到出口:把教育形态、民间医药归入“生活习俗”,把体育、游艺、音乐、舞蹈、戏剧等与节日紧密相连的事象归入“节庆活动”。

      第三,可能与你的关系并不大:“为鼓励阿拉伯国家、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摄影师记录本土文化,上述地区的本届提名奖作者将有获得交通补贴的机会。”这大约会引发有人提出“不公平”的呼吁,但却是对“内容为王”的再次确认:所有文化事象的现身都很重要,尤其是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还处于比较边缘的。


      (四)   鼓励稀缺的内容 
      先接续着上篇写的那条赛制上的条款,阿拉伯国家、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摄影师,我们是给予“优待”的。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我们是如何划分世界的?大家都是中学以上学历吧,世界地理都学过吧,五大洲、四大洋,都背过吧?不过呢,“人类贡献奖”年赛有些不同,更注重文化的相似性,来看一张地图:

map
      说明:这是一张与中国版的世界地图视角不同的世界地图;请忽略写在空白处的英文字,那是海洋,会有一些以渔业为主的民族部落信赖它生活,但毕竟是少数。

      现在我们把注意力放在5种颜色上,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区域概念:

      最上面的蓝色:欧洲和北美洲

      最右边的红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最左边的紫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中间的绿色:阿拉伯国家

      中下的黄色:非洲

      这一概念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我们五大洲的划分,最为不同的就是把阿拉伯国家从非洲与亚洲单划出来,而把大洋洲与亚洲合二为一了。我们认为这一划分,应该对文化记录的存档、研究更为便利,所以采用之。

      举一个例子可以了解到,为什么我们要格外地珍惜来自紫、绿、黄区域的摄影师:HPA2013生活习俗类的记录奖共149组,来自这三地的内容仅有7组,而这7组中,又只有2组是本土摄影师的作品,其它5组的作者都是欧洲的摄影师。

      强调这一点,并不是说其它地区的内容就不重要了,没有可拍的了,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目光放在哪里。也许我们不能去往异域(当然近年来,中国摄影师走出去的颇多,但走马观花为主,这说法成立吧?),但国内呢,什么地方是我们忽略的?少数民族地区多少人跑,美丽的服饰、独特的节日,但谁去细挖他们的普通生活了呢?同样我们身边是不是也有没被注意到的民俗呢?


      (五)   鼓励本土内容的表述 
      以前我们说过鼓励比较少内容的地区的摄影师拍摄本土的文化,这节说说中国,注意啊,我们可以更深一步:内容少,不是指泛泛的内容,而是对当地文化有更深的认知。举个跟摄影没什么关系的、也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

      我母亲是安徽人,老家在淮河以南,照传统的分法,算是南方人,而且是水网地带,大学毕业分配到东北工作,后来调到北京。她曾经说过,刚到北方时看到房子的砖都是躺着(短边垂直于地面)砌上的,很奇怪,因为她的家乡砌墙都把砖站着(第二长边垂直于地面)。

      1980年代,我的中学同学考上湖南大学学建筑,她回来说:南方人盖房子偷工减料,把砖立着砌,中间加点泥,这能结实吗?当然,她是学建筑的,有国家标准的概念,另一方面,她是北方人,北方的房子即使不为结实,也要为暖和考虑,躺着的砖才能有更好的保温作用。

      但是我向母亲询问,她说那叫灌斗墙:为省砖,也为凉快,还加上当地容易发水,房子会被冲坏,这样的成本合算,也修建得快。原来,这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方式(我们先把国家标准放在一边不说)!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种民俗现象,必然有它背后的各种原因,非得当地人才能解释清楚,而不了解当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人,很容易用自己的一套理论去衡量。可能有些人怀揣着“普世性”原则,但更多的人虽然认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仍然很难排除先入为主。所以,我们要让本土的摄影师发声,鼓励他们把自己家乡的“美”展示出来。

      当然,这也是对摄影师深入认识自己身边文化的高标准要求,如果你看不起或者看不见,只好随波逐流,去拍报纸、网站或旅行社提供的大路货(声明一下:没有贬低的意思,从摄影训练、精神愉悦、身体保健等方面看,满足即有意义)了。

在线客服
    HPA工作组